[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道路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3181.5 | 申请日: | 2017-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9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季华澄;戴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瑞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道路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道路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私家车也越来越多的进入普通家庭,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交通违章现象也频频发生。
现实生活中,为了提醒违规车辆,而在到路口设置有道路监控系统,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012964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智能道路监控系统,包括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和控制中心系统,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发射模块相连,控制中心系统包括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图像识别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图像识别模块与系统数据库相连,且图像识别模块与信息发射中心相连,信号发送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通过电子系统将违章信息及时通知驾驶人员,但现实中一些设施的技术参数低,即使可以拍到车牌号等信息,由于设备的落后,导致图片模糊不清,一些交通肇事逃逸发生后,由于逃逸车辆在监控器中的时间短暂,导致图像识别模块不能分辨出车辆中的一些具体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道路监控系统,具有增加获取的违章车辆信息,提高分析后的图片清晰度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道路监控系统,包括道路监控系统和控制中心系统,所述道路监控系统包括信号采集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相连,控制中心系统包括与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相连的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图像识别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车辆运动和图像分析,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二信号发射模块连接有第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摄像机和录像模块,所述摄像机上设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上设有控制主板,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主板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摄像机拍到车辆违章时,录像模块对信号进行记录,同时信号采集模块将信号通过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发送给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信号并传输至图像识别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对车辆的运动方向进行分析并通过第二信号发射模块发送给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第二信号接收模块接受信息并发送到控制主板,使得推动装置工作,使得摄像机转动,使得摄像机一直对准违章车辆直到车辆超出摄像机的拍摄范围,在这过程中信号采集模块一直收集信号并记录,使得图像识别模块在处理分析时具有充足的信息资料,提高分析后的清晰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摄像机设置在路面上的支撑杆上,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与摄像机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用于驱动摄像机移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连接有伺服电机控制器,所述伺服电机控制器与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转动杆转动,使得摄像机转动并对准违章车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用于放置并保护伺服电机的保护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伺服电机进行保护,防止雨水的侵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壳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延伸部,所述保护壳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延伸部上呈三角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伺服电机进行保护的同时,起到了固定支撑结构的作用,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摄像机为高清摄像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拍摄到的信息更加清晰,使得后期的图像识别模块生成的图像信息更清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摄像机上端设有遮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摄像机进行保护,提高摄像机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图像识别模块对车辆运动方向进行分析并通过第二发射信号模块至第二接收信号模块,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信号发动给伺服电机控制器,使得伺服电机工作,使得信号采集模块收集到的信号增多,有利于后期图像识别模块的分析,提高分析后的图片清晰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摄像机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摄像机处的爆炸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瑞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瑞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31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木门(伊丽莎白SM1702)
- 下一篇:料塔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