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远程传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9822.3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5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川;张月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川 |
主分类号: | H04B15/00 | 分类号: | H04B15/00;H05K7/20;H05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远程 传输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远程传输设备,属于智能电子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终端是利用移动和联通遍布全国的GSM网络,通过短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利用短信息实现远程报警、遥控、遥测三大功能,尤其是GSM短信息,灵活方便,可以跨市、跨省、甚至跨国传送。用于状态监测,用于火灾、防盗等报警,设备故障上报。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220712207.8的一种远程传输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远程传输设备,是一种基于3代移动通讯技术,实现高速稳定的远程信息传输通道。包括设备本体和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安装在设备本体内,控制电路板上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系统模块、远程通讯模块、WIFI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器系统模块、远程通讯模块以及WIFI模块相连;所述微控制器系统模块分别与远程通讯模块、WIFI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基于3代移动通讯技术,提供高速稳定的远程信息传输通道,实现智能家居系统设备的远程维护和升级,采用无线方式与其他智能家居系统的设备连接。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设备运行时其电子元件产生静电荷,容易损坏器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远程传输设备,以解决设备运行时其电子元件产生静电荷,容易损坏器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远程传输设备,其结构包括接线体一、绕线盘一、电源端座、机体、安装板、控制端座、绕线盘二、抗干扰装置、接线体二、处理器,所述机体整体为铝合金矩形箱体结构,其内部由左腔、右腔组成,所述机体后端面板左右通孔套,所述机体内腔左侧设有控制端座,所述控制端座接线与绕线盘二采用缠绕方式呈环形连接,所述绕线盘二线体从处理器左侧伸入,所述接线体一贯穿机体后端套口伸入其中,所述机体前端设有横向安装板,所述机体底板左侧设有绕线盘二,所述机体底板右侧设有绕线盘一,所述机体内侧面设有抗干扰装置;所述抗干扰装置由报警器、电源线、电源体、风扇腔、出风口、离子发生器、支撑壳体组成,所述报警器上端与电源线连接,所述电源线接入电源体后端,所述电源体接线与风扇腔通过电连接,所述风扇腔前端设有离子发生器,所述离子发生器与电源体连接,所述支撑壳体前板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外框为八边形,支撑壳体下端与机体底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右侧与绕线盘一接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盘一线体与接线体一采用穿线内置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左侧设有控制端座。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端座设在安装板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盘一与绕线盘二为左右间隔等圆构造。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为离子平衡报警设置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线为扁长形线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抗干扰装置,通过离子发生器应用直流脉冲电流通过尖端放电的方法与风扇配合,产生正、负离子风并带动空气流动,能够有效消除非器件上的静电荷的同时减少尘埃粒子,具有抗干扰与净化空气作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远程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抗干扰装置示意图。
图中:接线体一-1、绕线盘一-2、电源端座-3、机体-4、安装板-5、控制端座-6、绕线盘二-7、抗干扰装置-8、报警器-801、电源线-802、电源体-803、风扇腔-804、出风口-805、离子发生器-806、支撑壳体-807、接线体二-9、处理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川,未经陈国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98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