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培养桡足类投喂仔鱼稚鱼的培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0527.1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9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区又君;李加儿;温久福;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1/8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尤健雄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培养 桡足类 投喂 仔鱼 培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培养桡足类投喂仔鱼稚鱼的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在鱼类育苗阶段,需要大量的生物饵料来保证生产所需,桡足类是生态系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是鱼类育苗时培养生物饵料的对象之一。其培养一般是在刚性容器(水池或水箱)进行。
现有技术中已有专门培养桡足类(猛水蚤)的方法和装置。参见中国发明公开(公告)号:CN104686424A《一种分叉猛水蚤培养方法》,该发明涉及一种分叉猛水蚤的培养方法,其具体方法是,在专用的猛水蚤培养箱内引种,培养箱内置微孔填料,孔径500μm~1000μm,填料占箱体容积5%~10%,控制水温在20~25℃,海水盐度30~38,控制光周期为10h:14h,光照强度为水面处200lx~500lx。分叉猛水蚤饵料为500个/ml小球藻,1Kg浒苔/T水,硫酸铵20g/T水,过磷酸钙4g/T水,铁粉4g/T水。使培养内循环水流速度≤2cm/s,不出现紊流,水深最深处≤50cm。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培养桡足类投喂仔鱼稚鱼的培育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培养桡足类投喂仔鱼稚鱼的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装置设有培育水箱、培养箱和浮体;所述培育水箱内盛放有用于培育仔鱼和/或稚鱼的水体,所述浮体连接所述培养箱的顶部,且所述浮体浮在所述培育水箱内的水体水面上,并且,所述培养箱开有过孔,使得培养在所述培养箱内的桡足类所产的无节幼体能够通过所述过孔落入所述培育水箱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培养箱由无顶盖镂空箱体、网箱和压框组成,所述无顶盖镂空箱体的顶部连接所述浮体,所述网箱置于所述浮体并贴紧所述无顶盖镂空箱体的内壁,所述压框将所述网箱压在所述无顶盖镂空箱体上,所述桡足类培养在所述网箱内,所述网箱的网孔和所述无顶盖镂空箱体的镂空孔即为所述培养箱的过孔。
为了便于培育水箱排水以及便于调节排水流速,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培育装置还设有排水管和排水球阀;所述培育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孔、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水球阀,且所述排水管与排水孔的连接处设有排水过滤网。
为了避免培育水箱内的水发生溢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培育装置还设有溢流水管和溢流球阀;所述培育水箱的侧壁上开有溢流孔,所述溢流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溢流孔、另一端连接所述溢流球阀,且所述溢流水管与所述溢流孔的连接处设有溢流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培育水箱为直径2m、高为1.3m的圆桶形水箱,该圆桶形水箱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且该圆桶形水箱的内壁涂刷成灰色;所述溢流孔为圆形孔,且所述溢流孔与所述培育水箱的顶面在高度上相距15cm,所述排水孔为漏斗形排水孔,所述排水管和溢流水管均为2吋PVC管,所述排水过滤网和溢流过滤网均为100目筛绢网;所述无顶盖镂空箱体为长60cm、宽40cm、高30cm的长方体箱体,该长方体箱体由塑料材料制成,且所述无顶盖镂空箱体的镂空孔为圆形孔;所述网箱为长60cm、宽40cm、高30cm的长方体型网箱,且该长方体型网箱由网目在60至80之间的筛绢网缝制而成;所述压框为长59cm、宽39cm的长方形框架,该长方形框架由PVC材质制成;所述浮体为由泡沫塑料制成的圆管形浮体。
为了便于培育水箱进水以及便于调节进水流速,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培育装置还设有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球阀、第二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球阀;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培育水箱内、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球阀,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培养箱内、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球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培育装置还设有供气单元、第一充气管、第一散气石、第二充气管和第二散气石;所述第一散气石放置在所述培育水箱内,所述第二散气石放置在所述培养箱内,所述第一充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供气单元的出气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散气石,所述第二充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供气单元的出气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散气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0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罗非鱼养殖系统
- 下一篇:一种虹吸式循环水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