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电阻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8627.0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1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宏;樊树根;邱长文;陈志辉;谢陈亮;肖一帆;廖天裕;周素仰;何建安;邓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1/07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测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板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电阻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微电阻为电池板上负极柱两端的电阻。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人工将电池板的负极柱的两端通过导线与微电阻测试仪连接,从而测试出负极柱两端的电阻值。该种测试方式人工劳动量大、测试效率低。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微电阻测试设备,该微电阻测试设备能够自动完成对输送带上的电池板的测试,使微电阻测试形成智能化的流水作业,从而缩减人工劳动量,提高测试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电阻测试设备,该微电阻测试设备能够自动完成对输送带上的电池板的测试,使微电阻测试形成智能化的流水作业,从而缩减人工劳动量,提高测试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电阻测试设备,包括:
上探针组;
用于驱动所述上探针组上下移动的上驱动装置
下探针组,所述上探针组与所述下探针组与微电阻测试仪电连接;
用于驱动所述下探针组上下移动的下驱动装置,所述上探针组和所述下探针组之间能够供输送带穿过,所述上探针组和所述下探针组能够分别与负极柱的上端和下端接触;
用于控制所述上驱动装置和所述下驱动装启停的控制装置。
优选地,所述上驱动装置为上气缸,所述下驱动装置为下气缸。
优选地,所述微电阻测试设备还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顶板,所述上气缸设置于所述顶板上;
上探针座,所述上探针组安装在所述上探针座上,所述上气缸的活塞穿过所述顶板与所述上探针座连接;
下探针座,所述下探针组安装在所述下探针座上,所述下气缸的活塞与所述下探针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框架还具有底板,所述下气缸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下气缸的活塞穿过所述底板与所述下探针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间隙配合有上导向柱,所述上导向柱的底端与所述上探针座连接,所述底板上间隙配合有下导向柱,所述下导向柱的上端与所述下探针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导向柱的上端连接有防止所述上导向柱脱离所述顶板的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探针组和所述下探针组均包括四个探针,顺着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看过去,四个所述探针成十字型布置,四个所述探针分别为前探针、后探针、左探针以及右探针,所述前探针与所述左探针电连接,所述后探针与所述右探针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探针组包括成排布置的多组,所述下探针组包括成排布置的多组,每一组所述上探针组与一组所述下探针组对应。
优选地,所述下探针座包括平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平板上的立板,所述立板为多个,每一个所述立板上设置有一个所述下探针组。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立板和所述平板连接的加强筋。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当输送带上的电池板移动至上探针组和下探针组之间时,输送带暂停输送。控制装置控制上驱动装置下移,上驱动装置驱动上探针组下移,使上探针组抵在负极柱的上端面,控制装置控制下驱动装置上移,下驱动装置驱动下探针组上移,使下探针组抵在负极柱的下端面上,由于上探针组和下探针组与微电组测试仪电连接,这样就可以测试出负极柱两端之间的电阻。待测试完成后,上驱动装置和下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上探针组和下探针组复位,输送带恢复运输状态。本实用新型中的微电阻测试设备能够自动完成对输送带上的电池板的测试,使微电阻测试形成智能化的流水作业,从而缩减人工劳动量,提高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微电阻测试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微电阻测试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下探针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下探针座的侧视图。
其中,1为上探针组、2为下探针组、3为上探针座、4为下探针座、41为平板、42为立板、5为上导向柱、6为下导向柱、7为上气缸、8为下气缸、9为加强筋、11为前探针、12为后探针、13为左探针、14为右探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86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PCB打标的对位装置
- 下一篇:用于晶振引脚焊接的点焊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