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尘带反射镜隧道光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8529.7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6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晶;沈文亮;何红华;许欢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科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F21V7/28;F21V14/04;F21V17/12;F21V19/00;F21V29/67;F21V29/87;F21V29/89;F21Y115/10;B08B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1 | 代理人: | 成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反射 隧道 光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领域的隧道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产品的检测项目,如产品大幅度表面缺损、香包表面检测、圆弧状零件表面字符缺陷检测、手机外壳棱边缺陷检测、长圆柱面或轴类产品缺陷检测等等,需要采用隧道光源装置配合相机进行检测。然而,传统的隧道检测光源装置由于设计方面的缺陷,通常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相机在光源的上方,被检测物在光源的下方,这种方式的光照效果不够好,导致检测的精度不理想;第二,光源内部容易积灰尘,灰尘不仅会影响光源效果,也会直接影响检测效果;第三,未设置有效的散热机构,导致光源内部容易发热,影响光源的效果及寿命;第四,未设置补光机构,不能对局部的光线进行补充照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合理、光照效果更好、散热效果更好、光源内部不易积灰尘的防尘带反射镜隧道光源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带反射镜隧道光源装置,包括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安装于一拱形板的两边缘位置上方,该拱形板开口朝上设置;沿着拱形板的两侧安装有铜管散热器,铜管散热器的一部分伸入于拱形板内侧,所述光源安装于铜管散热器伸入于拱形板内侧部分的底面,且光源朝向拱形板的内表面;拱形板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端板形成封闭结构,上部的开口处则设置防尘镜封盖;拱形板的底部设有用于相机进行检测的检测孔;在拱形板的一侧开设有反光孔,在反光孔的外部设有反光镜,反光镜朝向拱形板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镜固定于一反光镜安装板上,反光镜安装板固定于一转动轴上,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一纵向调节板上,纵向调节板通过可调螺栓安装于横向调节板上,而横向调节板通过可调螺栓安装于端板上,形成反光镜的角度和位置调节机构。松开横向调节板或纵向调节板的可调螺栓分别可以调节反光镜的距离和高度。
进一步地,在拱形板外侧未设置反光镜的一边通过一散热风扇杆安装有若干散热风扇,散热风扇朝向铜管散热器的散热铝片形成铜管散热器的冷却机构;散热风扇杆固定于两端板之间。
进一步地,在拱形板的其中一侧外部上方设有吹气风刀,吹气风刀从拱形板的外面朝向光源形成光源的除尘机构;而在拱形板的另一侧外部设有除尘器,除尘器及其中一端板上均设有气管接口,通过气管将除尘器与拱形板内部连通形成除尘结构。通过吹气装置可保证光源长时间无灰尘。
进一步地,在铜管散热器伸入于拱形板内侧部分的表面设置有底板,所述防尘镜的两侧分别固定于两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拱形板的两侧分别安装于两块L型的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安装于铜管散热器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包括若干LED灯珠,LED灯珠设置于PCB板上,PCB板固定于铜管散热器上,且PCB板与铜管散热器之间有设有一层高导热硅胶层。PCB板点亮后的热量通过铜管散热器导热到很多的散热铝片上,再通过散热风扇及时将散热铝片的热量吹走。
进一步地,两块端板之间通过若干支撑杆连接于一起,支撑杆位于拱形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孔和反光孔均为长条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拱形板的内表面设有一层反光白色漆层形成光线反射结构。两边对称固定于铜管散热器的PCB板上的LED灯珠发出的光线,通过拱形板内侧的反光白色漆能反射光线到被检测物上,然后相机镜头通过拱形板开设的检测孔来检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光源设置在拱形板的上方,相机在拱形板的底部通过检测孔进行检测;通过设置铜管散热器配合散热风扇,可以快速有效地将LED灯珠的热量散发到外面;通过设置可调节角度和位置的反光镜,可以反射光线达到可调角度的反射检测,提高检测效果;而设置吹气装置和除尘装置,可以使装置内部长时间保持无灰尘,保证检测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开一侧端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拱形板结构图。
图中,1为拱形板,2为底板,3为铜管散热器,4为固定板,5为散热风扇杆,6为支撑杆,7为PCB板,8为横向调节板,9为转动轴,10为纵向调节板,11为散热风扇,12为除尘器,13为反光镜安装板,14为气管接口,15为端板,16为防尘镜,17为吹气风刀,18为反光镜,19为检测孔,20为反光孔,21为LED灯珠。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科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科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85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