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专用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6052.0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4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亮;周永生;顾福勇;胡宗生;陈刚;胡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锐邦高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30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锂电池 正极 材料 制备 专用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专用反应釜,它包含反釜盖、釜体、搅拌系统和液体分布系统,釜盖和釜体通过法兰连接固定,搅拌系统由电机、传动轴和搅拌桨组成,液体分布系统由第一进料管、液体分布圈和第二进料管组成,电机设置于釜盖的顶部,电机与釜体内的搅拌桨通过传动轴连接,釜体内设有两个液体分布圈,液体分布圈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液孔,釜体底部两侧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支座,釜体底部中心设有液体排出口。该反应釜设有液体分布圈,使得液体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局部浓度过高;上下两层搅拌的设置可以促进釜体内部搅动,提高混合分散工序反应效率;设备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实用性较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专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锂电池作为新型能源电池现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具有高安全性、高容量等特性,随着数码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广泛使用,锂离子电池以优异的性能在这类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逐步向其他产品应用领域发展。
锂离子电池的混合分散工序是整个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对产品的品质影响度大于30%,混合分散工艺中粉体的均匀性直接响到锂离子的质量,因此混合分散工序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中混合分散至关重要。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中的混合分散工序是将含有酸性材料的溶液和含有碱性材料的溶液在反应釜中反应形成钴-镍-锰氢氧化物粉体。目前,常见的混合分散过程所用的反应釜一般设有两根进料管,一根用于酸溶液进入反应釜,另一根用于碱溶液进入反应釜。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反应物浓度较高的地方主要分部在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的管口四周,反应物容易出现浓度分布不均匀,从而使得混合分散工序反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专用反应釜,可以使得酸溶液和碱溶液分布更加均匀,极大提高混合分散工序反应效率。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专用反应釜,它包含反釜盖、釜体、搅拌系统和液体分布系统,所述的釜盖和釜体通过法兰连接固定,所述的搅拌系统由电机、传动轴和搅拌桨组成,所述的液体分布系统由第一进料管、液体分布圈和第二进料管组成,电机设置于釜盖的顶部,电机与釜体内的搅拌桨通过传动轴连接,釜体内设有两个液体分布圈,液体分布圈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液孔,上部的液体分布圈与第一进料管连接,下部的液体分布圈与第二进料管连接,釜体底部两侧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支座,釜体底部中心设有液体排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液体分布圈采用不锈钢管材制成圆形,其内部空间与进料管贯通,其上表面液孔的直径为0.05-2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搅拌桨设有上下两个,一个位于釜体内部中间位置,另一个位于釜体内底部位置,每个搅拌桨设有4片桨叶,上下两个搅拌桨的设置可以促进搅拌,使得釜内湍流具体混合更加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液体排出口均设有流量控制阀,以便于根据需要随时调节流量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釜体的高径比为1-2: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液体分布圈的直径等于釜体直径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该反应釜设有液体分布圈,使得液体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局部浓度过高;上下两层搅拌的设置可以促进釜体内部搅动,提高混合分散工序反应效率;设备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实用性较强、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分布圈的俯视图。
图3为液体分布圈的A-A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锐邦高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锐邦高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6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烧结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门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