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碳小车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3071.8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7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姜浩;王思奇;张毛毛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浩 |
主分类号: | A63H17/26 | 分类号: | A63H17/26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车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碳小车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碳小车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无碳小车是一种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自行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到的。且小车被要求在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不可以使用任何其他来源的能量,具有转向控制机构,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以适应放有不同间距障碍物的竞赛场地。
无碳小车是一种设计规范协调,结构巧妙精致的机器,其制作过程虽然很耗时耗力,但是它的调试过程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尤其是它的起始角度和位置,需要经过反复的测试和试验才能得到一个较为精确的角度和位置,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装置来辅助调试,那么即便你调试成功一次,但是下一次可能就会出现偏差,这是无碳小车在调试过程中最大的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无碳小车的定位装置,其可以对其角度进行精确调整,完成定位,而且可恢复性好,可以保证小车出发时角度相同。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碳小车的定位装置,包括底部固定板以及角度调节定位板,所述底部固定板位于前部的底板以及位于后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配重固定槽,底板的上部固定设置有一圆柱凸台状的角度刻度盘以及一垂直固定于底板上的锁紧螺杆,所述角度调节定位板包括一上板以及一垂直连接于上板后侧的后挡板,上板通过设置于其上的圆孔套设于角度刻度盘上并能够以角度刻度盘为中心点自由转动,上板上对应锁紧螺杆位置设置有弧形腰槽,锁紧螺杆上旋接有一用于锁紧上板的螺母,所述上板前端伸出于底板且在上板前端中心位置设置有一能够卡嵌无碳小车前轮的U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固定板衔接部位左右对称设置有内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上圆孔的外侧边上设置有角度指针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刻度盘外侧壁与上板上圆孔内侧壁连接处设置有滚珠轴承。
进一步的,后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榫头,所述上板的后侧在对应榫头位置设置有若干榫槽,所述后挡板通过榫头垂直插接固定于上板上的榫槽内。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无碳小车的定位装置,其通过旋松螺母,并转动角度调节定位板,直到角度指针标识所对应角度刻度盘上的角度为预设角度为止,然后锁紧螺母,将无碳小车放置于角度调节定位板上板,使得无碳小车底板后缘抵靠在后挡板上,无碳小车前轮卡在U形槽内,从而可以保证无碳小车出发前的角度与预设的角度刻度盘上对应的角度相同,保证小车出发前角度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后挡板安装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纵向半剖示意图。
1-底部固定板;2-角度调节定位板;3-螺母;4-滚珠轴承;11-底板;12-固定板;13-配重固定槽;14-角度刻度盘;15-锁紧螺杆;16-内凹槽;21-上板;22-后挡板;23-弧形腰槽;24-U形槽;25-榫头;26-榫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无碳小车的定位装置,包括底部固定板1以及角度调节定位板2,所述底部固定板1位于前部的底板11以及位于后侧的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上设置有配重固定槽13,底板11的上部固定设置有一圆柱凸台状的角度刻度盘14以及一垂直固定于底板11上的锁紧螺杆15,所述角度调节定位板2包括一上板21以及一垂直连接于上板21后侧的后挡板22,上板21通过设置于其上的圆孔套设于角度刻度盘14上并能够以角度刻度盘14为中心点自由转动,上板21上对应锁紧螺杆15位置设置有弧形腰槽23,锁紧螺杆15上旋接有一用于锁紧上板21的螺母3,所述上板21前端伸出于底板11且在上板21前端中心位置设置有一能够卡嵌无碳小车前轮的U形槽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浩,未经姜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30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攀爬车底盘构造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车底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