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激光打码的PCB精确定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7449.5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4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廖玉红;杨强;于闯;吴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思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62 | 分类号: | B23K26/362;B23K26/70;B23K10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王佳妮 |
地址: | 2016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激光 pcb 精确 定位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打码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激光打码的PCB精确定位平台,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激光打码在PCB行业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众所周知,激光需要聚焦在PCB表面上方可进行烧蚀,从而将图形文字等打印到表面。这就要求PCB的表面必须在激光束的焦点上,不能偏离。现在要阐述的这种装置就是将PCB表面固定到激光束的焦距上,从而实现自动化设备的生产。
目前,从行业里了解到的信息来看,主要解决的方式是将PCB通过水平输送线然后进行动态或静态打印。但通过机械手臂抓取PCB进行打印,仍然存在PCB表面晃动的问题,晃动导致PCB表面偏离激光的焦距,导致打印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激光打码的PCB精确定位平台,其采用带有导向功能的V形开口槽,配合V形开口槽内侧的间隙槽,有效解决PCB打印过程中晃动和偏移的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激光打码的PCB精确定位平台,包括AOI机台,AOI机台的上方设有AOI台面,其特征在于:AOI台面的一侧设有升降立柱,该升降立柱垂直于AOI台面设置,升降立柱的上部设有水平分布的激光头支架,该激光头支架的端部设置有激光头,激光头下方的AOI台面处设置有PCB定位平台,PCB定位平台的外侧壁上形成V形开口槽,V形开口槽的内侧向内水平状延伸形成一间隙槽,PCB定位平台的顶部开设有激光窗口,该激光窗口向下延伸至间隙槽,并且与上述间隙槽连通,上述间隙槽的垂直高度为2mm-5mm,PCB定位平台内设有位置感应器,PCB定位平台的外侧设有机械臂,机械臂带有吸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打码的PCB精确定位平台,能有效确保激光打码的准确可靠。工作原理如下:机械手臂抓取PCB(PCB无论厚薄)将PCB的一边插入由V形开口槽导向的间隙槽中,安装在PCB定位平台里的位置感应器探测到PCB边缘的进入后,向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要求顶升气缸动作,将PCB的边缘上顶,使PCB的上表面与PCB定位平台激光束开孔的下表面完全贴合,而PCB定位平台激光束开孔的下表面就是激光束的焦点。此时由气缸到位感应器向控制系统发出请求开启激光的指令。开始打印,激光打印完成后,给控制系统发出指令,顶升气缸下降,到位后再告知控制系统,机械手臂移开PCB,打码完成。本装置经过实际实验测试,打印效果十分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PCB定位平台俯视图。
其中:
1、AOI机台;
2、AOI台面;
3、升降立柱;
4、激光头支架;
5、激光头;
6、PCB定位平台;
7、V形开口槽;
8、间隙槽;
9、激光窗口;
10、 机械臂;
11、 吸盘
12、 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打码的PCB精确定位平台,如图1中所示, 包括AOI机台1,AOI机台1的上方设有AOI台面2,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AOI台面2的一侧设有升降立柱3,该升降立柱3垂直于AOI台面2设置,升降立柱3的上部设有水平分布的激光头支架4,该激光头支架4的端部设置有激光头5,激光头5下方的AOI台面2处设置有PCB定位平台6,PCB定位平台6的外侧壁上形成V形开口槽7,V形开口槽7的内侧向内水平状延伸形成一间隙槽8,PCB定位平台6的顶部开设有激光窗口9,该激光窗口9向下延伸至间隙槽8,并且与上述间隙槽8连通,上述间隙槽8的垂直高度为2mm-5mm,PCB定位平台6内设有位置感应器,PCB定位平台6的外侧设有机械臂10,机械臂10带有吸盘11。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激光头5外部设置有激光防护罩,起到防护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思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思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74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