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路AD转换的光电鼠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5938.7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9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黄保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钜芯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G06F3/03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路 ad 转换 光电 鼠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路AD转换的光电鼠标。
背景技术
光电鼠标在工作时,通过内部的发光二极管,照亮鼠标底部,底部表面反射的一部分光线经光学透镜传到光传感器上,图像传感器的像素矩阵采集影像并经AD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后传输到信号处理器DSP上,DSP将此影像信号作为样本帧与存储的上一采样周期的影像(参考帧)进行运算和比较,接口电路对DSP芯片发来的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在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界面上使指针产生对应的移动。
光传感器是光电鼠标进行数字图像采集的核心部件,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转换效应实现对光信号的捕获及向电信号的转化和后处理。随着电脑多元化的应用,光电鼠标的性能也日趋提升,对光传感器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现在的大型网游,往往需要鼠标控制快速、性能稳定,这就要求光传感器具备超高的影像采集能力(帧率)和处理能力,以实现鼠标的精确、稳定定位。
在光传感器中,AD转换器是读出电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连接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桥梁作用,所以AD转换器的精度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传感器的性能。现有的光电鼠标光传感器是采用单通道AD转换读出信号,超高帧率的数据流对AD转换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电路的性能和功耗等造成了设计压力,且通过提高电路性能,增加传输频率,则包括模拟电路都需要支持更高的运行频率和传输速率,对电路的性能和功耗等造成设计压力,且在系统级上需要支持更高速率的传输,增加难度,降低了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路AD转换的光电鼠标,该光电鼠标能够大幅度降低AD转换器对信号的处理压力,提高图像采集帧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多路AD转换的光电鼠标,包括底座、按键板、光学传感器、光学透镜、发光二极管、微处理器和通信模块,按键板安装在底座上并与底座之间形成腔体,光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通信模块连接计算机;光学传感器、光学透镜、发光二极管、微处理器和通信模块均安装在所述腔体中,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像素单元、多个数据采集转换单元、控制模块和时分复用电路;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阵列,每个子像素阵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每个子像素阵列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采集转换单元的输入端对应连接;每个数据采集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时分复用电路的输入端,时分复用电路的输出端即为所述光学传感器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多个列选择逻辑单元,每个子像素阵列对应连接列选择逻辑单元。
进一步地,每个子像素阵列均包括若干的行阵列。
进一步地,每个数据采集转换单元包括多个采样模块、AD转换模块和移位寄存模块;所述数据采集转换单元中的采样模块和与所述数据采集转换单元对应的子像素阵列的行阵列输出端对应连接,采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移位寄存模块,移位寄存模块的输出端即所述数据采集转换单元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AD转换模块包括多个AD转换器,采样模块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每个AD转换器的输出端均连接移位寄存模块的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时分复用电路包括多路输入端、CLK端和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九个子像素阵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路AD转换的光电鼠标通过多路采样、AD转换输出CMOS的图像数据,与单路AD相比,在处理同样帧率的数据流时,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数据传输通道的数据吞吐量得以显著减小,因此能大幅降低AD转换器对采集信号处理的压力,从而在不提高传输频率的情况下提高帧率,降低了电路设计复杂度和功耗,可轻松实现3000帧或更高帧的数据流能力;本实用新型通过时分复用电路实现多路AD并行信号的串行输出,能使电路更简洁,数据传输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传感器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子像素阵列连接数据采集转换单元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钜芯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钜芯集成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59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