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质铆合式挤型滑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3242.7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3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鑫;袁文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明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29/04 | 分类号: | F16C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质铆 合式 滑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轨,特别是指一种创新异质铆合式挤型滑轨结构。
背景技术
线性滑轨结构设计上,通常采用坚硬的钢材制成,然而,由于钢材之取得以及制造加工之成本相当昂贵,因此对于线性滑轨结构中无须直接承受重摩擦力的部位而言,若全部采用钢材制成,显然造成无谓的成本负担,亦无实质必要。
基于前述问题,目前虽有业界尝试采用质轻且成本较钢材节省的铝合金材料制作线性滑轨结构,然而,此种铝合金滑轨结构随着线性滑轨的设置长度越长,其刚性越显疲弱而难以符合成品强度要求,因此亦难谓之为实用之结构形态。
综合前述问题不难了解,线性滑轨产品若在精度与强度要求等级不高的前提条件下,采用钢材与铝合金异质复合的形态,显然是一个理想折衷的结构形态发展趋势。
目前市面上纵使已有业界研发出异质复合式形态的线性滑轨结构,然而,其钢条与铝座之间通常利用黏着剂(如缺氧胶)相互黏合固定,惟此种异质间采胶合固定形态的线性滑轨结构,仍旧有其异质间结合牢固强度欠佳之问题与缺憾,概因线性滑轨与滑座相对运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磨擦而产生温升现象,热温通常会影响所述黏着剂的牢固状态,进而影响钢条与铝座之间的结合牢固状态,导致线性滑轨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质铆合式挤型滑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异质铆合式挤型滑轨包括:一铝合金座体,呈长形延伸状,且断面呈ㄩ形而包括一沟状轨道及位于沟状轨道相对二侧之二侧壁;二嵌槽,凹设于铝合金座体二侧壁,各嵌槽包括槽口及槽底,且二嵌槽呈槽口彼此间隔相对关系;二钢条,为实心钢材构成,分别嵌置于二嵌槽中,二钢条均具一滚珠导动面及一嵌入侧,二钢条之滚珠导动面呈彼此间隔相对关系;其中二钢条设为嵌入侧宽度大于滚珠导动面宽度之形态,得于钢条另外相对二侧形成二斜向侧缘;且二嵌槽设为槽底宽度大于槽口宽度之形态,得于嵌槽的二侧形成二斜向内壁,且令二斜向内壁紧密抵靠于钢条的二斜向侧缘,构成钢条被铆合定位于嵌槽之状态;又二嵌槽的槽口二侧更形成有斜坡状挤压缘紧密抵靠于钢条之二斜向侧缘临近滚珠导动面位置处,且斜坡状挤压缘藉挤压手段对沟状轨道之侧壁施压所一体形成。
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提供一种异质铆合式挤型滑轨,其钢条与铝合金座体之间采用铆合形态达成固定,进而能够达到结合牢固性大幅提升之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佳实施例之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佳实施例之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佳实施例之组合剖视图。
图4是承图3之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异质铆合式挤型滑轨A包括下述构成:一铝合金座体10,呈长形延伸状,且断面呈ㄩ形而包括一沟状轨道11及位于沟状轨道11相对二侧之二侧壁12;二嵌槽20,凹设于铝合金座体10之二侧壁12,各嵌槽20包括一槽口21及一槽底22,且二嵌槽20呈槽口21彼此间隔相对关系;二钢条30,为实心钢材构成,二钢条30分别嵌置于二嵌槽20中,二钢条30均具有一滚珠导动面31及一嵌入侧32,其中二钢条30之滚珠导动面31呈彼此间隔相对关系;其中,二钢条30设为嵌入侧32宽度(如图4之W1所示)大于滚珠导动面31宽度(如图4之W2所示)之形态,得于钢条30的另外相对二侧形成二斜向侧缘33:且其中,二嵌槽20设为槽底22宽度大于槽口21宽度之形态,得于嵌槽20的二侧形成二斜向内壁23,且令二斜向内壁23紧密抵靠于钢条30的二斜向侧缘33,构成钢条30被铆合定位于嵌槽20之状态;又其中,二嵌槽20的槽口21二侧更形成有斜坡状挤压缘40,斜坡状挤压缘40紧密抵靠于钢条30之二斜向侧缘33临近滚珠导动面31位置处,且所述斜坡状挤压缘40通过一挤压手段50(如图4所示)对沟状轨道11之侧壁12施压所一体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明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明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32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