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RFID的地铁预制混凝土管片生产ERP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2373.3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5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叶晨立;张秀义;庄全贵;韩锋;陈勇;赖水春;杨飞;彭宇国;林家全;林祝斌;芮昌南;施智辉;林杰;刘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福州市芯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薛金才 |
地址: | 350004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地铁 预制 混凝土 管片 生产 erp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地铁预制混凝土管片生产ERP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管片的生产,质检人员要对管片各个流程环节进行检查记录。之后在对管片信息数据进行校准、检查、维护和堆场管理过程中,甚至后期的施工、运营维护的追溯中需要对信息和数据的再录入;管片在堆场中查找、定位、运输的清点,全部需要人工操作。
传统管片仅在管片上打上编码,无法体现出每块管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情况。检索对应资料需根据编码,手工至相应部门调阅资料。
传统纸质资料,随着时间推移以及环境的变化容易造成资料的缺损和遗失。
生产产品质量控制只能通过管理人员现场管理 ,质量控制手段非常有限。
没有合适的信息互联互通平台来帮助工作人员分担检查和查询的任务。统计分析和准确查询历史记录对各参与方是一项向艰巨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地铁预制混凝土管片生产ERP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RFID的地铁预制混凝土管片生产ERP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混凝土预制管片内的RFID射频芯片、用于读取该RFID射频芯片的终端、服务器以及管理平台;所述用于读取该RFID射频芯片的终端与服务器无线连接;服务器与管理平台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服务器连接的生产设备、生产监测设备。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管理平台连接的上级监管平台。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管理平台连接的报警模块。
进一步的,生产监测设备包括数据采集仪、温度传感模块; 数据采集仪安装在生产线上;所述数据采集仪包括用于采集搅拌楼电子秤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采集芯片及用于自动实时上传检测数据的数据上传模块;温度传感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数据上传模块;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蒸养窑、养护池上;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数据,温度数据通过温度数据上传模块自动实时上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预制混凝土管片生产时的电子身份植入,在其全寿命周期内做到信息真实、准确及高效的检索。
2.对管片的生产信息、施工信息、使用信息做到实时上传,实施网上监管。
3.对生产及施工的工序实行差异化监管。对重点工序全过程数据监管,保证产品及施工质量。
4.系统设立外网,可根据不同部门的要求设置接口,数据在各监督方内公开,强化监管功能,保证产品及施工质量。
5.与质量安全监测手段相结合,实时记录监测数据,数据异常时系统进行警示。
6.通过电子身份的植入,为后续地铁BIM模型系统建立、施工质量安全控制、运营管理、数据监测等系统的提供数据传输及共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混凝土预制管片生产流程示意图。
图2为管理平台与终端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监管设备上传数据示意图。
图4为上级监管平台调取数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一种基于RFID的地铁预制混凝土管片生产ERP管理系统,其包括设置在混凝土预制管片内的RFID射频芯片、用于读取该RFID射频芯片的终端、服务器以及监管平台;
所述用于读取该RFID射频芯片的终端与服务器无线连接;服务器与监管平台连接。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预制管片的制备流程:建立新的生产计划时,发放RFID射频芯片,然后在制备过程中将RFID射频芯片植入混凝土预制管片。
如图2所示,通过各种终端或PC,在各工序时通过扫描芯片将对应信息写入RFID射频芯片中,并将对应数据信息通过互联网上传至服务器、管理平台,对混凝土预制管片生产全工序流程实施进度和质量管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装或改造生产设备、生产监测设备,使其具备数据自动实时上传的功能;管理平台接收该数据,实时监控生产工序。主要示意图参见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福州市芯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福州市芯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23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散热的配电箱
- 下一篇:侦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