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终端及其指纹识别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7250.0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9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谢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330029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油墨层 指纹识别 模组 手持终端 光照参数 温度参数 明暗 光致变色油墨层 感温变色油墨 本实用新型 明暗变化 外观颜色 显示颜色 蓄光油墨 用户体验 有效地 储能 发光 | ||
1.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
位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封装层,所述指纹传感器封装于所述封装层内;及
变色油墨层,覆设于所述封装层的表面,所述变色油墨层为光致变色油墨层、感温变色油墨层及光致蓄光油墨层中的任意两种及以上的组合,所述光致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光照参数对应变化,所述感温变色油墨层的颜色随温度参数对应变化,所述光致蓄光油墨层用于存储光能并将存储的光能转化成荧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油墨层为多层结构,且所述变色油墨层为光致变色油墨层、感温变色油墨层及光致蓄光油墨层中的任意两种及以上依次层叠形成的层叠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可透光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设于所述变色油墨层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玻璃面板、蓝宝石面板或陶瓷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油墨层通过喷涂或丝印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保护层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朝向所述变色油墨层的一侧的表面为磨砂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PH值范围为7至9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UV固化层或硬质油墨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油墨层通过喷涂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封装层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装层与所述变色油墨层之间设置有底漆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漆层的厚度为4~6微米,所述变色油墨层的厚度为4~6微米,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3~15微米。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围绕所述保护层及所述封装层的周向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背向所述指纹传感器的一侧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
14.一种手持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
如上述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基板与所述主机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72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