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过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7151.2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9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伍邦野;庞华雄;赖金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上杭太阳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6 | 分类号: | H01B13/16;H01B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线电缆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过油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是用于电力传输的介质,也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设备,在电力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电缆和电线普遍由内部导线和外部的蒙皮组成,在具有传输电力和信息的能力的同时对内部的导线具有绝缘和保护的能力。
目前市场上的电线电缆为了提高蒙皮的绝缘、抗燃、防水性能,会进行过油处理,从而提高电线电缆的蒙皮性能。比如申请号为:201520514655.0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一种丝线的过油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油槽、块状的油布、油皮和调节螺栓,底座上设有安装台,安装台的两端设有安装翻边,支撑杆具有两根,且支撑杆的一端均具有安装长孔,调节螺栓穿过各自的安装长孔,并将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安装台的安装翻边固定连接,油槽与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油布和油皮位于油槽内,油皮与油槽的内侧面相抵,并伸出油槽外。以上专利用于电线电缆的过油处理时存在着油料浸透程度不足、多余油料无法回收、浪费严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过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过油装置,包括出线管和过油器,所述出线管内部设置有滚轮,所述出线管上方设置有回收器,所述出线管两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油槽,所述过油器由流量阀、压紧嘴、电缆通管和浸透球组成,所述压紧嘴与所述电缆通管相连接,所述电缆通管外部包裹有所述浸透球,所述流量阀设置在所述电缆通管的侧边,所述过油器下方通过线型矫正器与进线管连通,所述进线管内部设置有所述滚轮。
上述结构中,将电线电缆通过所述进线管插入本实用新型,并经过所述线型矫正器、所述过油器、所述出线管之后由所述回收器深处,之后由所述注油槽注入浸泡用油,通过外部机械设备拉动所述回收器内的电线电缆滑动,同时在所述过油器内部对电缆进行浸透过油处理,并由所述回收器将电线电缆外部多余的油料进行回收。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所述回收器与所述出线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出线管与所述滚轮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滚轮在所述出线管内部对称装配。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所述出线管与所述外壳铆接,所述外壳与所述注油槽嵌套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所述注油槽通过所述流量阀与所述过油器连通,所述浸透球嵌套在所述电缆通管的外壳上,所述浸透球的材料可以为海绵。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所述压紧嘴与所述电缆通管通过管箍固定连接,所述压紧嘴与所述出线管通过管道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所述压紧嘴为收缩的喇叭状设计。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所述过油器与所述线型矫正器固定连接,所述线型矫正器与所述进线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喇叭口状对电线电缆过油进行加压处理,从而提高了油料浸透的程度,同时具有电线电缆矫正装置,可以避免电线电缆扭曲造成过油效果不足的问题,具有油料回收装置,可以将电线电缆外部多余的油料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过油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过油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过油装置的所述过油器的放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过油装置的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回收器;2、出线管;3、滚轮;4、外壳;5、注油槽;6、过油器;7、电缆捋顺器;8、进线管;601、流量阀;602、压紧嘴;603、电缆通管;604、浸透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过油装置,包括出线管2和过油器6,出线管2内部设置有滚轮3,出线管2上方设置有回收器1,出线管2两侧设置有外壳4,外壳4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油槽5,过油器6由流量阀601、压紧嘴602、电缆通管603和浸透球604组成,压紧嘴602与电缆通管603相连接,电缆通管603外部包裹有浸透球604,流量阀601设置在电缆通管603的侧边,过油器6下方通过线型矫正器7与进线管8连通,进线管8内部设置有滚轮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上杭太阳电缆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上杭太阳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7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