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管廊监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5877.2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7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古振聪;周宝文;杨钊;马卓琦;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53110 | 代理人: | 叶健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监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管廊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管廊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在实际的管廊监测中,需要综合同时监测多项数据,以达到全面监测的目的,而在这个监测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兼顾着市政电缆、市政供水以及其他特种设备,还需要同时监测低下应力变化等因素。
在现有的技术手段中,主要采用的是人工巡检的方式为主,而人工巡检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人下到监测井中来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但是这种监测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人工巡检难以有效把握监测的质量,缺乏现代化仪器的辅助,对于设备内部的变化来说,人工巡检无法准确判断,其次就是人工巡检具有延迟性,一般只能根据监测的频率和周期来确定监测数据采集的频率和周期,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时监测数据;现有技术手段中人工巡检和物联网结合的方式进行的监测手段,布控手段有限,只能实现定点监测,而不能对管廊实现全面的监测,一旦发生故障很难准确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慧管廊监控设备,实现联网的统一的定点和定距离的实时监测,建立城市智慧管廊综合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全面涵盖了地下管廊内的管线运行安全以及管廊空间、附属设施等的状态,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慧管廊监控设备,包括监测光纤和监测电力线缆,所述监测光纤和监测电力线缆均直接与监测管廊接触,所述监测光纤由测温光纤、应力形变监测光纤和通信监测光纤组成,所述测温光纤连接有DTS测温主机,在所述应力形变监测光纤和通信监测光纤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通过数据光纤连接有光感采集器,所述监测电力线缆上固定安装有电流监测装置、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和流量传感器,所述电流监测装置、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均匀分布在监测管廊内部,所述流量传感器缠绕在监测管廊上,所述电流监测装置、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和流量传感器分别直接连接有负荷监控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监测光纤和监测电力线缆并行排列且通过铰接形成一体化结构,且在绞合结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监测防护层,所述监测防护层呈半圆形,且监测光纤设在监测防护层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应力形变监测光纤和通信监测光纤均由光纤内部发出光线,所述应力形变监测光纤和通信监测光纤均直接将光线射在光线传感器上,且光线传感器与应力形变监测光纤和通信监测光纤之间的距离恒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流监测装置、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和流量传感器均采用单线直接传输结构,且电流监测装置、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和流量传感器的分布间隔均不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DTS测温主机、光感采集器和负荷监控器均通过环网光纤连接有环网交换机,所述环网交换机通过以太网连接有远程监控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完全分布式测量,以精密间隔探测全线温度,而且通过监控光纤射出的稳定光线,而进一步通过光线传感器收集射出的光线信息,通过光线的位置和强度变化监测管廊周边的支撑应力变化和通信光线的强度损耗,实现实时定点准确监测,而进一步通过电力监测措施,实现电流、电磁以及流量的监测,通过单线直接连接作用传输至负荷监测器上进行独立监测,而在整个监测网络中又通过环网交换机和远程监控系统实现联网的统一监测,建立城市智慧管廊综合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全面涵盖了地下管廊内的管线运行安全以及管廊空间、附属设施等的状态,为城市管廊的可靠运行提供了全面的技术保障手段,构建适合城市快速发展的安全、高效、智慧的地下管网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监测光纤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远程监控系统示意图。
图中:1-监测光纤;2-监测电力线缆;3-测温光纤;4-应力形变监测光纤; 5-通信监测光纤;6-DTS测温主机;7-光线传感器;8-数据光纤;9-光感采集器;10-电流监测装置;11-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12-流量传感器;13-负荷监控器;14-监测防护层;15-环网光纤;16-环网交换机;17-远程监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盛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5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