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4471.2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4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雁;许俊;郭强;毛由田;陈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华建材(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18 | 分类号: | E21B7/18;E21B3/02;E21B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李媛媛 |
地址: | 2124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桩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钻机。
背景技术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类高层建筑物和复杂的结构形式层出不穷,对桩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新工艺、新材料的预制空心桩逐渐取代传统的桩基形式,也因此越来越明显的发现在国内很多工程项目中,采用现有施工设备(如静压设备、锤击设备等)在预制空心桩沉桩时难以穿过较厚的密实砂层地质,时常出现施工时桩身损坏或达不到设计桩长,导致无法满足工程的要求。目前也有一些其他工法来解决出现的预制空心桩施工问题,如引孔施工、搅拌插芯等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出现的问题,但是在施工场地需要额外投放更多的施工设备,成本较高,施工效率较一般,影响了工程的周期。
专利“抱压式PHC管桩桩端自引孔静压入岩施工工艺”(CN200610124487.X)是通过高压水流和高压气流冲击和粉碎桩尖前端坚硬的砾砂层,连续不断形成孔隙,边冲压。这种高压旋喷(无钻杆)引孔的入岩施工方法,破坏了原有桩端土的结构,对桩端的承载力损失大。
专利申请“管内螺旋引孔与静压沉桩交替分段渐进的静压沉桩施工工艺”(CN200910186602.X)、专利申请“一种静压中掘压桩机及静压中掘压桩施工方法”(CN201010278241.4)、专利“引孔式静压桩机”(CN201220548408.9)均是在现有的静压机上安装固定机架,通过液压伸缩推进引孔施工,先引孔后插桩、压桩的施工操作,属于连体式或整体式桩机,这影响了原有的桩机结构及后期的使用,在施工时极易塌孔,且无法做到引孔与压桩同时进行,且未进行注气施工,需安装更大的动力装置,施工效率低,无法保证桩端的承载力及沉桩质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的内钻机,可有效解决预制空心桩在砂层施工时遇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钻机,包括掘钻机,所述掘钻机包括减速机、夹具、驱动装置和钻具,夹具设置在减速机上,钻具内设有通孔,钻具底部设有所述通孔的出口;所述钻具包括钻头、钻杆和螺旋叶片,钻杆与减速机连接;所述钻杆分为多节,并通过钻杆接头相互连接;所述钻杆接头采用公母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连接到高压液体或者高压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公母接头为插接、卡接、螺纹连接或者通过销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掘钻机上还设置有吊耳。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设置在减速机的下方,夹具的截面为圆形或者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的端部呈喇叭状并向内呈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由两个以上的夹片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公母接头的截面呈多边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出口处设置有阀门或者堵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内钻机造价便宜、结构简单、自重较轻、施工便捷、低噪音、低振动、环保、效率高,可有效解决预制空心桩在密实砂层地质中施工难的问题,减缓挤土效应。
2、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的掘钻机,无需在原有桩机上安装固定架,因此不用改变原有的桩机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即可实现引孔、压桩同时进行,且本实用新型可在工厂标准化加工,实现了资源整合,降低了工程造价。
3、本实用新型的钻具上设置了通孔,当遇到特殊地质时,通孔中可不注气不注水施工,同时当需要注入一定的高压气体或者高压水时,可采用空压机或者水泵与该通孔连接,实现一孔多用。
4、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工程的需要来设置驱动装置(如电机)的数量,可有效降低设备成本。当密实砂层厚度较小时,可仅设置1个电机,为单动力中掘钻机。当密实砂层厚度较大时,可设置2个及以上的电机,实现多动力中掘钻机。
5、由于未改变原有的静压桩机设备,可在静压桩机操控室看到压力值的显示及变化速率,实现了压力值及终压值可控。
6、本实用新型的钻杆截面呈多边形状,可提高钻杆在旋转时,各节杆之间的有效传动及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掘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掘钻机的(a)钻杆母接头结构示意图,(b)钻杆公接头结构示意图,(c)钻杆公接头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掘钻机的另一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施工的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华建材(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建华建材(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44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