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艺管线焊缝检测用γ源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3633.0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4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承尧;杨亚星;于成科;李鹏;王云峰;王浩;付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18 | 分类号: | G01N23/18 |
代理公司: | 河南广文律师事务所41124 | 代理人: | 王自刚 |
地址: | 47102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 管线 焊缝 检测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线焊缝检测技术,特别是一种工艺管线焊缝检测用γ源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探伤也叫“无损探伤”,就是检查焊接的焊缝中有没有缺陷的技术。一般的缺陷有气孔、裂纹、加渣、未焊透等。常用的无损探伤方法有超声波探伤:用超声波穿透焊缝金属,检查在示波器上的波形,波形的不同形式表示有无缺陷、何种缺陷。另一种为“多通道自动超声波探伤”,就像给人做CT检查身体一样,可以分层、立体地反映缺陷的形态,并用计算机记录下来。第三种为“射线探伤”,用X射线或γ射线穿透焊缝金属,并用照相底片曝光,把影像做成照相底片,可以随时检查,就像给人检查身体照X光一样。管道的每一个焊缝都要经过无损探伤,无损探伤的资料都要保留存档。
随着大型长距离管道运输的推广应用,管道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运输的可靠性。作为焊缝质量检测的新型设备,管道检测设备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201210185756.9介绍了一种可调式管道中心透照装置,包括射线源、曝光头、源保护腔、定位螺栓、第一节支架、第二节支架、射线源输送管;射线源输送管位于带螺纹的空心管内,放射源固定在射线源输送管中间的金属丝一端;定位螺栓位于源保护腔后第一节支架的带螺纹的空心管上,上面设置带内螺纹的固定孔,固定孔同时穿过带螺纹的空心管一侧管壁,定位螺丝通过固定孔上将射线源输送管进行固定;第一节和第二节支架均包括带螺纹的空心管、复位弹簧、前后两个支撑环、三个支撑臂、带螺纹的紧固调节环,前支撑环位于射线源和源保护腔后方,后支撑环位于带螺纹的紧固调节环前,后支撑环可以在带螺纹的空心管上移动,复位弹簧位于两个固定环中间,每个支撑臂包括前后两个支撑腿和导向轮;每个支撑环上设置有三个支撑架,支撑架设有定位孔,每个支撑腿前后两端均设置通孔;支撑腿一端通过通孔和定位孔通过销轴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孔和导向轮的轴芯通过销轴连接;三个支撑臂之间的夹角为100~140度;第二节支架位于第一节支架后方,第二节支架的前端设置内螺纹,与第一节支架通过第一节支架的空心管的外螺纹固定连接。使用时,将可调式管道中心透照装置,在带螺纹的空心管中间插入射线源输送管,调节支撑臂长使可调式管道中心透照装置能够进入管道内,将可调式管道中心透照装置送入管道内,将放射源定位;放射源定位后再确定透照焊缝的位置。需要调节支撑臂长时,旋转带螺纹的紧固调节环,使后支撑环在带螺纹的空心管上移动,从而使支撑臂长发生变化,从而适应不同的管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管线焊缝检测用γ源输送装置,以解决工艺管线焊缝检测用γ源输送、以及工艺管道内部不平整的问题问题。
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艺管线焊缝检测用γ源输送装置,包括:前组合式支撑架、后组合式支撑架、支架间连接结构;其中,前组合式支撑架包括腔体式支撑中体、设置在腔体式支撑中体上的三个支撑臂、三个支撑臂前端分别设置的双滚轮组机构;后组合式支撑架也包括腔体式支撑中体、设置在腔体式支撑中体上的三个支撑臂、三个支撑臂前端分别设置的双滚轮组机构;双滚轮组机构包括滚轮连接件、前滚轮、与前滚轮同向的后滚轮;滚轮连接件连接在支撑臂前端,并分别连接前滚轮、后滚轮;
支架间连接结构包括万向节机构、万向节连接管、连接端头;万向节机构、万向节连接管、连接端头均至少为一个;
连接端头内部中空,一端连接前组合式支撑架或者后组合式支撑架,另一端连接万向节连接管;
万向节连接管中空,一端连接于连接端头,另一端设置万向节连接固定机构,用以连接万向节机构;
万向节机构内部为中空结构,一端为旋转节,旋转节可转动地固定于万向节连接固定机构,另一端或者连接于后组合式支撑架,或者连接于前组合式支撑架,或者连接于另一个万向节连接管并通过连接端头连接到后组合式支撑架或者前组合式支撑架;
支架间连接结构的中空部位和腔体式支撑中体的中空部位构成的中空通道,用以做为γ源输源通道。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滚轮连接件包括支撑连接件、前滚轮支撑件、后滚轮支撑件;前滚轮支撑件、后滚轮支撑件均设置在支撑连接件上。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支撑臂上设置的双滚轮组机构,前、后滚轮不仅位于同一直线,且方向均与管道轴线方向一致,每一个支撑臂的前、后滚轮都与被检管道内壁发生呈双点接触。这样能够保证该装置在定位过程中始终处于与管道同心运动,支撑臂不发生前后偏转,γ源可以准确地定位于被检焊接接头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3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胸外科护理床
- 下一篇:一种高压高速隔离输出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