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草莓种植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3257.5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1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华;郑爱泉;周济铭;刘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A01G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莓 种植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莓种植大棚。
背景技术
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草莓深受人们的喜爱。为弥补冬季水果的不足,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草莓种植大户一般将草莓种植在单栋或连栋塑料大棚内,通过大棚保温的方法提高栽培温度,使草莓早结果,提前抢占市场。
草莓的种植需要正常光照,但当阴天和雨雪天气较多时,光照时数远远不能满足草莓的正常生长,现有的大棚不能满足光照需求;现有的大棚多是需要人工灌溉,劳动强度大;长期受到外部阳光的照射,大棚内的温度会升高,大棚内的温度过高,不利于草莓的生长,现有的大棚设有温湿度计,用以监测大棚内的温度,但是因大棚面积较大,并不能清楚知晓各地方的具体温湿度,若放置多数量的温湿度计,会增加很多成本,且温湿度计的移动必须在大棚内手动进行,很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草莓种植大棚,它在光照时数不够时可以提供足够的光照,无需人工灌溉,降低劳动强度,只用一个温湿度计便可监测各处的温湿度情况,且不用进入大棚内手动移动,给工作带来很多便利。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棚体、棚布一、棚布二、滑道、滑杆、磁铁、支撑架、套环、横杆、温湿度计、横向水管、喷头、竖向水管、灯线管、补光灯、电线箱;所述棚体上设有棚布一和棚布二,棚布一和棚布二的顶端交叉布置,棚体一侧设有滑道,滑道内设有滑杆,滑杆的顶部设有磁铁,棚体内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在棚体上,支撑架上套设有套环,套环上端连接横杆,横杆靠近棚体的一端也设有磁铁,横杆的高度和滑杆的高度一致,横杆上的磁铁和滑杆上的磁铁相对应,横杆的另一端设有温湿度计,棚体内上方设有横向水管,横向水管的顶部连通有竖向水管,横向水管的底部设有多个喷头,横向水管的上方设有灯线管,灯线管下方连接多个补光灯,棚体内底部设有一个电线箱,灯线管内的电线的接电端设在电线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电线箱内设有供电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度计、灯线管、补光灯、裸露的电线和电线箱外都设有防水套壳。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水管的顶部与棚体的顶部接近。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水管的顶部连接外部供水管。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在光照时数不够时可以提供足够的光照,无需人工灌溉,降低劳动强度,只用一个温湿度计便可监测各处的温湿度情况,且不用进入大棚内手动移动,给工作带来很多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棚体1、棚布一2、棚布二3、滑道4、滑杆5、磁铁6、支撑架7、套环8、横杆9、温湿度计10、横向水管11、喷头12、竖向水管13、灯线管14、补光灯15、电线箱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棚体1、棚布一2、棚布二3、滑道4、滑杆5、磁铁6、支撑架7、套环8、横杆9、温湿度计10、横向水管11、喷头12、竖向水管13、灯线管14、补光灯15、电线箱16;所述棚体1上设有棚布一2和棚布二3,棚布一2和棚布二3的顶端交叉布置,棚体1一侧设有滑道4,滑道4内设有滑杆5,滑杆5的顶部设有磁铁6,棚体1内部设有支撑架7,支撑架7固定在棚体1上,支撑架7上套设有套环8,套环8上端连接横杆9,横杆9靠近棚体1的一端也设有磁铁6,横杆9的高度和滑杆5的高度一致,横杆9上的磁铁6和滑杆5上的磁铁6相对应,横杆9的另一端设有温湿度计10,棚体1内上方设有横向水管11,横向水管11的顶部连通有竖向水管13,横向水管11的底部设有多个喷头12,横向水管11的上方设有灯线管14,灯线管14下方连接多个补光灯15,棚体1内底部设有一个电线箱16,灯线管14内的电线的接电端设在电线箱16内。
进一步的,所述电线箱16内设有供电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度计10、灯线管14、补光灯15、裸露的电线和电线箱16外都设有防水套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32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