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路沿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2006.5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2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成治国;康健;刘娜;杨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治国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00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道路 路沿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道路工程设备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道路路沿石。
背景技术
路沿石是指用石料或者混凝土浇注成型的条块状物体用在路面边缘的界石,目前,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常常采用现浇的方式进行路沿石的铺设,现浇的路沿石成型迅速,施工过程较快,但是,现浇的路沿石往往存在着与地面及市政路面的固定不够牢固,在外力的冲击下,容易使路沿石移位的问题。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621201709.9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路沿石,包括排水孔(3)、路沿石本体(5)、柱形通孔(6)和梯形脚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路沿石本体(5)的底端设有梯形脚座(8),所述路沿石本体(5)的底端设有六个贯穿路沿石本体(5)的排水孔(3),且相邻排水孔(3)之间的路沿石本体(5)内部均设有柱形通孔(6),所述柱形通孔(6)竖直贯穿路沿石本体(5),且柱形通孔(6)的顶端设有盆景槽(2),所述路沿石本体(5)的一端设有公接口(7),且路沿石本体(5)的另一端设有与公接口(7)相互配合的母接口(1),所述路沿石本体(5)靠近路面一侧的上端设有防撞凹面(4)。
现有技术中的市政道路路沿石,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路沿石与路面之间的贴合固定不够牢固,致使路沿石在遭遇外力时,容易脱离于市政道路;
排水孔排出的水直接落在路沿石本体的底部,导致路沿石本体下部的地面的土壤随着水流被冲走;
梯形脚座对于路沿石本体的支撑能力有限,容易发生路沿石本体倾倒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道路路沿石,所述市政道路路沿石能够牢固的固定设置在地面和市政路面之间。
一种市政道路路沿石,包括路沿本体、路沿基础和排水槽,所述路沿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路沿基础上,所述排水槽设置在所述路沿基础的背面,所述路沿本体包括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在所述路沿本体的前面贯穿至所述路沿本体的背面,所述路沿基础包括路沿基础斜面、咬合槽和路沿基础底面,所述咬合槽设置在所述路沿基础的前面,所述路沿基础斜面设置在所述路沿基础的背面,所述路沿基础底面设置在所述路沿基础的底面,其中,所述排水槽抵接于所述路沿基础斜面的底部,所述路沿基础底面贴合在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路沿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所述第一切面设置在所述路沿本体的前面和顶面之间;所述第二切面设置在所述路沿本体的背面和顶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路沿基础上还包括配合凹槽和配合凸起,所述配合凹槽和所述配合凸起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路沿基础的两侧端,其中,所述配合凹槽的尺寸能够与所述配合凸起的尺寸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槽和所述路沿基础斜面的底部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衔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槽的材质为PPR,所述排水槽的壁厚为3-5mm。
进一步地,所述路沿基础底面设置有若干条状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咬合槽上还设置有上槽面切面和下槽面切面。
进一步地,所述咬合槽的宽度等于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市政道路路沿石,通过配合设置路沿基础斜面、咬合槽和路沿基础底面,使所述市政道路路沿石固定的更为牢固;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市政道路路沿石,通过配合设置排水槽和排水孔,使所述市政道路路沿石排水畅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市政道路路沿石的前面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市政道路路沿石的背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路沿本体、11-排水孔、12-第一切面、13-第二切面、2-路沿基础、21-路沿基础斜面、22-咬合槽、221-上槽面切面、222-下槽面切面、23-路沿基础底面、24-配合凹槽、25-配合凸起、3-排水槽、4-密封衔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治国,未经成治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20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光灯(P12)
- 下一篇:自发电式内转子磁通切换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