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自动化玻璃上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6825.0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9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蔡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玻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自动化 玻璃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自动化玻璃上料机构,属于玻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玻璃是一种透明的固体,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特殊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在玻璃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涉及将玻璃片进行切割、抛光磨边、清洗、钢化等加工,由于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玻璃平面较大且易碎特性,人工搬运费事费力且具有划伤危险,而机械上料时又普遍采用将玻璃片置于玻璃架上侧放,加工床底部设置滑轨,抓取机构从滑轨内划出,再以真空吸附机械手臂将侧放玻璃片吸取后平放送入工作台的机械结构,这种结构存在玻璃片侧放容易磨边和垮塌的危险,轨道铺设难以维护,且机械整体需要占用的工作空间较大等缺陷,从而限制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自动化玻璃上料机构,运行平稳,自动化和小型化程度高,利于节约工作空间,提高生产加工效率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自动化玻璃上料机构,包括机架、传送台和PLC控制器,其中,所述机架包括底架、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均有两个,且分别与底架底部两侧相连,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之间设有传送架和载片箱,所述传送架上设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真空泵和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上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连接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轴外设有翻转架;
所述翻转架上设有若干第一真空吸盘,所述载片箱位于翻转架底部,且内部设有载片空腔,所述第二支腿上设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上均设有丝杠电机和轴座,所述第二丝杠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举升架,所述举升架上设有第二真空泵和若干第二真空吸盘,所述第一真空吸盘与第一真空泵之间、第二真空吸盘与第二真空泵之间均设有抽真空管,所述传送台设置于底架内,所述PLC控制器设置于第一支腿上,且分别与第一旋转电机、丝杠电机、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电连接。
上述一种高效自动化玻璃上料机构,其中,所述载片空腔内设有抬板,所述抬板底部两侧均设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一种高效自动化玻璃上料机构,其中,所述传送台包括传送履带、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设置于履带内部两侧,所述主动轮上设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将玻璃基片叠放在载片空腔内,通过PLC控制器驱动电动气缸举升,方便将玻璃基片举升至第一真空吸盘底部,第一真空泵启动以 第一真空吸盘吸附住玻璃基片,电动气缸下降,丝杠电机驱动第一丝杠旋转,使第一滑块水平移动,带动翻转架至突出于底架,第一旋转电机带动与翻转轴相连的翻转架翻转,使玻璃基片从底面朝下调整至底面朝上;
随后第二丝杠旋转驱动举升架上升至第二真空吸盘在玻璃基片两侧吸附固定,脱离第一真空吸盘,并继续上升至传动台,传动台以第二旋转电机驱动主动轮旋转,实现玻璃基片输送,全过程均以PLC控制器控制,运行平稳,自动化程度高,且内置的载片箱结构不仅节约了装置空间,避免了传统结构中轨道,还方便玻璃基片整理防磕碰,从而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传送台2和PLC控制器3,底架4、第一支腿5和第二支腿6,传送架7和载片箱8,第一丝杠9,第一滑块10,支架11,第一真空泵12和第一旋转电机13,驱动杆14,翻转轴15,翻转架16,第一真空吸盘17,载片空腔18,抬板19,电动气缸20,第二丝杠21,丝杠电机22和轴座23,第二滑块24,举升架25,第二真空泵26,第二真空吸盘27,抽真空管28,传送履带29、主动轮30和从动轮31,第二旋转电机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玻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玻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68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电器配件制造设备
- 下一篇:一种彩砖生产用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