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载阀片及包含其的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9301.0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5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F16F9/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薛琦,孙静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载阀片 包含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预载阀片及包含其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Absorber)是当今汽车的底盘悬挂系统中的重要配件。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吸震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降低汽车的可操纵性,反之,如果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从而降低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现有的减震器一般采用在活塞阀中设置活塞弹簧的方式对吸震弹簧的震动进行调节。现有的减震器一般包括:活塞阀、底阀、活塞杆和缸筒。底阀固设于缸筒内,活塞阀可往复移动地设于缸筒内。活塞杆插设于所述活塞阀中。活塞阀包括阀本体、阀片堆和活塞弹簧。阀片堆覆盖于阀本体中的流体通道的端口,活塞杆通过螺合于其一端的螺母将阀片堆和阀本体压靠在一起,活塞弹簧套设于活塞杆并位于该螺母和阀本体之间,从而使得阀片堆和阀本体之间具有一预设的弹性力。但是,当活塞杆开始移动时,随着活塞杆的速度的变化,活塞弹簧施加于阀片堆和阀本体之间的弹性力也会发生变化。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显示,这种调节方式形成的活塞阀的力(流体形成的对活塞阀的阻尼力)-速度(活塞阀的往复速度)特性曲线的斜率会根据活塞阀的速度范围而变化,如图1所示,在低速范围时,斜率呈递增趋势,在中速范围时,斜率呈线性趋势,在高速范围时,斜率呈递减趋势。这样的减震器无法对应客户的不同需求,比如,若客户较为注重的是可操纵性,优选使得斜率整体呈递增变化,若客户较为注重舒适性,优选使得斜率整体呈递减变化,若客户并不追逐某一方面的性能,优选使得斜率整体呈线性变化,这样可以平衡可操纵性和舒适性,并且乘客感受到的震动比较稳定。
本实用新型致力于使得减震器在整体上呈现单一的特性:递增或递减,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减震器无法在整体上呈现一种特性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使得减震器在整体上呈现一种特性的预载阀片以及包含其的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预载阀片,其包括:一锥形支撑片和一扁平支撑片;
锥形支撑片形成为从锥形支撑片的一端向锥形支撑片的另一端逐渐收敛的筒形结构;
锥形支撑片的一端开口边缘固接于扁平支撑片的外周边缘。
优选地,锥形支撑片的一端开口边缘焊接于扁平支撑片的外周边缘。
优选地,扁平支撑片嵌入锥形支撑片的一端开口中。
优选地,扁平支撑片为中心设有通孔的片状结构。
优选地,锥形支撑片由低碳钢制成。
一种减震器,其包括:
一缸筒;
一底阀,底阀固设于缸筒内;
一活塞阀,活塞阀可往复移动地设于缸筒内;
其中,活塞阀包括:
一阀本体,阀本体中设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连通底阀和活塞阀之间的第一腔室以及底阀和活塞阀之外的第二腔室;
一阀片堆,阀片堆覆盖于流体通道的端口;和
如上所述的预载阀片,预载阀片抵接于阀片堆并对阀片堆施加一预载力。
优选地,预载阀片设置于阀片堆和阀本体之间。
优选地,预载阀片相对于阀片堆设置于阀本体的相反侧。
优选地,阀片堆包括多个相互叠放的弹簧阀片。
优选地,减震器还包括活塞杆,活塞杆固设于活塞阀中并插入阀本体、阀片堆和预载阀片中。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预载阀片在减震器中可以对阀片堆施加既定的预载力,这样可以使得减震器呈现单一的递增或递减的特性。使用该预载阀片的减震器可以实现单一的递增或递减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减震器的力-速度曲线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下的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下的活塞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下的活塞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下的活塞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下的预载阀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减震器10
缸筒20
第一腔室21
第二腔室22
活塞阀30
阀本体31
第一流体通道3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9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垫片组件以及球面接头组件
- 下一篇:双侧外密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