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便型全地形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8405.X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7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延伟;王立靖;王树新;朱明亮;裴东昕;付越;王宁;初思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17/356 | 分类号: | B60K17/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电机 全地形车 轻便型 车体 上连接杆 整车 地形 啮合 前臂 本实用新型 驾驶稳定性 小范围移动 驾驶 车体主体 下连接件 左右转动 连接杆 全地形 舒适性 转向杆 齿轮 大臂 联动 连动 骑乘 直臂 电池 供电 驱动 平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便型全地形车,包括车体主体、后上连接杆、前上连接杆、大臂、轮毂电机、下直臂、下连接件等;通过电池对轮毂电机供电,使四个轮毂电机驱动整车前进。随着地形的不断变化,控制转向杆左右转动,通过齿轮之间的相互啮合以及连接杆与前臂之间的连动完成车体的转向。根据不同地形,整车各部件可进行不同的小范围移动,通过联动来实现整个车体的平衡。轻便型全地形车可以实现全地形驾驶,具有车体重量小、驾驶稳定性高、易于驾驶、骑乘舒适性高等诸多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便型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是针对恶劣环境和地域而设计的特种车辆,随着全球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以及各国军事化力量的不断加强,对全地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市场都对全地形车具有很大的需求,从而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对现有的全地形车进行宏观分析,发现虽然今天的汽车技术已经发展到极高的水平,但适合公路以外地域行驶的全地形车技术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现有的全地形车通常存在车辆整体笨重,驾驶难度大等缺点,并且价格不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型全地形车,主要包括转向机构,减震机构,多连杆机构;多连杆机构包括后上连接杆、上连接件、大臂、下直臂、下连接块、轮毂电机、车体主体、连接转轴、前上连接杆、转向连接座、转向固定件、转向杆、座位;转向连接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前上连接杆上,前上连接杆以及后上连接杆通过连接转轴与车体主体连接,前上连接杆以及后上连接杆分别与两个上连接件焊接,转向固定件与转向杆同时连接在转向连接座上,且转向固定件与转向杆形成孔轴配合,前后左右共四个大臂上部通过轴与轴承分别和上连接件连接,大臂下部通过轴与轴承和下连接块连接,下直臂通过轴与下连接块连接,轮毂电机安装在下直臂上;转向机构包括后转向轮、后转向连接杆、后连接块、前连接块、前转向连接杆、前转向大齿轮、前转向小齿轮;转向杆与前转向小齿轮连接,前转向小齿轮与前转向大齿轮形成齿轮配合,前转向连接杆通过孔轴与前转向大齿轮连接,前连接块与大臂焊接,后转向轮与后转向连接杆通过孔轴连接,后连接块与大臂焊接;减震机构包括减震下固定件、减震、减震上固定件零件;减震下固定件通过螺母与下连接块旋紧连接,减震下固定件与大臂螺纹连接,减震通过螺母分别于减震下固定件和减震上固定件旋紧连接。
轮毂电机安装在下直臂上,电池对轮毂电机供电,四个轮毂电机驱动整车前进。根据地形的不断变化,多连杆机构依靠连杆之间的联动,整车各部件进行不同的小范围移动,实现车体的微小形变,增强车辆的越野性能。减震下固定件通过螺母与下连接块旋紧连接,减震下固定件与大臂螺纹连接,减震通过螺母分别于减震下固定件和减震上固定件旋紧连接,根据地形变化实现减震功能,使车辆平稳行驶,减轻震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于现有全地形车存在的问题,研发设计的轻便型全地形车拥有整车轻便,易于操控,稳定性高,价格低廉等优点。设计开发的轻便型全地形车将广泛应用于军事用途,提高军队的机动性,灵活性。同时也可用于残疾人士代步,降低残疾人出行难度。休闲娱乐等方面。
附图说明
附图1是轻便型全地形车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2是轻便型全地形车的转向机构示意图;
附图3是轻便型全地形车的减震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便型全地形车,包括后上连接杆101、上连接件102、大臂103、下直臂104、下连接块105、轮毂电机106、车体主体107、连接转轴108、前上连接杆109、转向连接座110、转向固定件111、转向杆112、座位113、后转向轮201、后转向连接杆202、后连接块203、前连接块204、前转向连接杆205、前转向大齿轮206、前转向小齿轮207、减震下固定件301、减震302、减震上固定件3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84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和汽车
- 下一篇:车载酒驾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