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便型全地形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8405.X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7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延伟;王立靖;王树新;朱明亮;裴东昕;付越;王宁;初思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17/356 | 分类号: | B60K17/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电机 全地形车 轻便型 车体 上连接杆 整车 地形 啮合 前臂 本实用新型 驾驶稳定性 小范围移动 驾驶 车体主体 下连接件 左右转动 连接杆 全地形 舒适性 转向杆 齿轮 大臂 联动 连动 骑乘 直臂 电池 供电 驱动 平衡 | ||
1.一种轻便型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转向机构,减震机构,多连杆机构;多连杆机构包括后上连接杆(101)、上连接件(102)、大臂(103)、下直臂(104)、下连接块(105)、轮毂电机(106)、车体主体(107)、连接转轴(108)、前上连接杆(109)、转向连接座(110)、转向固定件(111)、转向杆(112)、座位(113);转向连接座(110)通过螺钉固定在前上连接杆(109)上,前上连接杆(109)以及后上连接杆(101)通过连接转轴(108)与车体主体(107)连接,前上连接杆(109)以及后上连接杆(101)分别与两个上连接件(102)焊接,转向固定件(111)与转向杆(112)同时连接在转向连接座(110)上,且转向固定件(111)与转向杆(112)形成孔轴配合,前后左右共四个大臂(103)上部通过轴与轴承分别和上连接件(102)连接,大臂(103)下部通过轴与轴承和下连接块(105)连接,下直臂(104)通过轴与下连接块(105)连接,轮毂电机(106)安装在下直臂(104)上;转向机构包括后转向轮(201)、后转向连接杆(202)、后连接块(203)、前连接块(204)、前转向连接杆(205)、前转向大齿轮(206)、前转向小齿轮(207);转向杆(112)与前转向小齿轮(207)连接,前转向小齿轮(207)与前转向大齿轮(206)形成齿轮配合,前转向连接杆(205)通过孔轴与前转向大齿轮(206)连接,前连接块(204)与大臂(103)焊接,后转向轮(201)与后转向连接杆(202)通过孔轴连接,后连接块(203)与大臂(103)焊接;减震机构包括减震下固定件(301)、减震(302)、减震上固定件(303)零件;减震下固定件(301)通过螺母与下连接块(105)旋紧连接,减震下固定件(301)与大臂(103)螺纹连接,减震(302)通过螺母分别于减震下固定件(301)和减震上固定件(303)旋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84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燃油箱的安装结构和汽车
- 下一篇:车载酒驾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