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外壳绝缘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3007.9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7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冯相士;肖共辉;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艾威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53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43106 | 代理人: | 朱成实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外壳 绝缘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锂电池外壳绝缘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池新材料需求的不断增加,再加上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汽车等产品对新型、高效、环保电池材料的强劲需求,我国电池新材料市场将不断扩大。锂电池作为电池未来发展方向,其正极材料市场发展前景看好。同时,3G手机推广和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都将为锂电池带来新机遇。近年来,锂电池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推动着产业上下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锂电池外壳是锂电池导热、保护、散热的关键,锂电池外壳的好坏直接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绝缘性佳的锂电池外壳绝缘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锂电池外壳绝缘机构,它包括有外层,外层采用塑胶材料制作成形,外层表面设有凹凸状的加强肋,外层内腔壁两侧由上至下设有U形的定位槽,外层内套装有中间层,中间层采用陶瓷材料制作形成,中间层内腔两侧侧壁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隔肋,两侧的隔肋之间卡装有隔板,隔板与中间层内腔壁的接合处通过粘胶层粘接密封,密封后的隔板与中间层之间形成多个电池室,电池室内腔壁上设有石墨层。
所述的石墨层采用石墨烯材料复合在电池室内腔壁上形成。
所述的隔板上部设有通孔。
所述的外层呈方框形,外层与中间层之间通过粘胶层粘接。
所述的隔板呈“工”字形,其两端外壁上设有与隔肋相配合的嵌槽。
所述的中间层两侧侧壁上设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凸肋。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未详细描述的结构及安装方式均可采用市面常规结构及方式安装,石墨层采用导热,陶瓷中间层用于吸热和绝缘,塑胶外层用于缓冲保护以及散热,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绝缘性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外壳绝缘机构包括有外层1,外层1采用塑胶材料制作成形,外层1表面设有凹凸状的加强肋2,外层1内腔壁两侧由上至下设有U形的定位槽3,外层1呈方框形,外层1与中间层4之间通过粘胶层粘接,中间层4采用陶瓷材料制作形成,中间层4两侧侧壁上设有与定位槽3相配合的凸肋5,中间层4内腔两侧侧壁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隔肋6,两侧的隔肋6之间卡装有隔板7,隔板7呈“工”字形,其两端外壁上设有与隔肋6相配合的嵌槽,隔板7上部设有通孔,隔板7与中间层4内腔壁的接合处通过粘胶层粘接密封,密封后的隔板7与中间层4之间形成多个电池室,电池室内腔壁上设有石墨层8,石墨层8采用石墨烯材料复合在电池室内腔壁上形成。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结构及安装方式均可采用市面常规结构及方式安装,石墨层采用导热,陶瓷中间层用于吸热和绝缘,塑胶外层用于缓冲保护以及散热,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绝缘性佳。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艾威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艾威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30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外箱以及电池组件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蓄电池安装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