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液储罐及具有该电解液储罐的液流电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4802.1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9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舒婷;张华民;韩乐聪;张涛;邹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276 | 分类号: | H01M8/04276;H01M8/18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5 | 代理人: | 刘斌 |
地址: | 11602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液 具有 流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流电池领域,涉及一种电解液储罐及液流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电解液在经电堆反应后从回液口返回电解液储罐,与储罐内原有的电解液进行混合。目前,回液口多是处于电解液桶的上方的简单通孔,当电解液较多的时候,由于回液经回液口进入电解液储罐后的速度较低,因而使回液常存在于电解液储罐内的原有电解液的上方,导致混合存在不均匀性,致使监控电解液的充放电状态时产生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储罐内原有电解液与回液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解液储罐,包括导管、罐体,导管设置在罐体顶部,还包括变径柱形盘管,所述变径柱形盘管设置在罐体内部,变径柱形盘管连接于导管且由若干圈盘管螺旋连接而成,各圈盘管的直径由首圈向末圈方向上呈减小趋势,且各圈盘管的侧壁具有若干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圈盘管螺旋连接至末端呈锥形状,变径柱形盘管为变径圆柱形盘管。
进一步的,由弯管使变径柱形盘管与导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任意两圈的盘管的侧壁的壁面开孔,其孔径不同。
进一步的,变径柱形盘管是由五圈盘管螺旋连接而成,且前三圈盘管的回转直径为罐体直径的1/2,后两圈为锥形状的盘管的回转直径减小为罐体直径的1/3-1/4。
进一步的,各盘管间的螺距为100mm。
进一步的,每圈盘管具有四个所述开孔,且间隔90度设置一个。
进一步的,第一圈盘管的开孔半径为5-7mm,第二圈盘管的开孔半径为7-9mm,第三圈盘管的开孔半径为8-10mm,锥形状的第四圈盘管的开孔半径为6-8mm,锥形状的第五圈盘管的开孔半径为6-8mm。
进一步的,电解液储罐的桶高为800-1000mm,半径为200-395mm。
一种液流电池系统,包括电堆、磁力泵、管路、电解液储罐,电解液储罐出口设置在罐体下端,出口通过管路与磁力泵相连,磁力泵通过管路与电堆相连,电堆通过管路与电解液储罐罐体上方通孔处的导管相连,所述电解液储罐为上述各方案中的电解液储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变径柱形盘管设置在罐体内部,变径柱形盘管连接于导管且由若干圈盘管螺旋连接而成,各圈盘管的直径由首圈向末圈方向上呈减小趋势,且各圈盘管的侧壁具有若干开孔,上述形状或结构使得的变径柱形盘管能更为深入罐体内部,且侧壁开孔喷出电解液能与储罐中原有的电解液能不断碰撞和速度交换,克服了现有只具有通孔对反液引流时,反液往往存在原液表明的缺陷,该种形状和结构的变径圆柱形盘管带动了原电解液运动以及流体粘性作用,进行了能量传递交换,最终到达均一比例浓度混合液,解决了现有的液体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加入变径柱形盘管后,电解液分层的问题得到显著改善,虽经变径柱形盘管侧壁开孔喷出的第二相液体速度较小,但可带动周围液体形成螺旋流,从而产生一定的漩涡强度,加强混合。并弥补了加入柱形盘管后桶中心轴线处周围液体的混合效果存在的欠缺,由于加强了反应前与反应后的电解液的混合效果,因而增加了监控电解液充放电状态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液流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变径柱形盘管的主视图;
图3为变径柱形盘管的后视图;
图4为变径柱形盘管的俯视图;
图1:1、管路;2、导管;3、电解液储罐;4、变径柱形盘管;5、盘管开孔;6、电解液出口;7、磁力泵;8、电堆;9、弹簧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该例涉及一种液流电池系统,主要应用于钒电池领域中原电解液与返回的电解液的混合,并且也可以适用于其他低速液体的混合,主要构思在于,将变径柱形盘管设置于钒电池的电解液储罐内,经过电堆反应后电解液从变径柱形盘管的入口以低速进入盘管内,再由盘管上的小孔喷出与原有未经过电堆且未反应的电解液进行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4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