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卸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4801.7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7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鲍军;孟庆法;朱晓岗;杨杰;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
主分类号: | G01M3/00 | 分类号: | G01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储振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卸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装卸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卸货机构。
背景技术
很多货物例如浮筒需要通过检测抗摔性来判断是否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人工将浮筒举起一定高度再松手,使浮筒自然下落从而判断浮筒是否漏水,这样的测试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快速卸货机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快速卸货机构,用以使实验物件可快速从第四支杆上滑落,省时省力,提高卸货速度,保证实验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卸货机构,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第四支杆、挂钩以及形成有贯通孔的收容盒;所述第一支杆的第一自由端、第二支杆的第一自由端和挂钩铰接,所述收容盒连接在第一支杆的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支杆的第二自由端与第四支杆的第一自由端铰接,所述第四支杆的第二自由端活动插接在收容盒中;所述第三支杆与第一支杆铰接,所述第三支杆包括上支杆、下支杆以及连接上支杆和下支杆的连接件,所述上支杆、下支杆和连接件共同夹持第二支杆;通过使第三支杆在第二支杆上滑动来推动第二支杆向外移动,从而使第四支杆的第二自由端脱离收容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支杆的纵长大于下支杆的纵长,所述上支杆与第一支杆铰接,所述上支杆自由端设有通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为贯穿上支杆和下支杆的轴筒以及穿套在轴筒上的滚轮,所述滚轮位于上支杆和下支杆之间且贴合第二支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的长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第三支杆在第二支杆上滑动来推动第二支杆向外移动,从而使第四支杆的第二自由端脱离收容盒,从而使实验物件可快速从第四支杆上滑落,省时省力,提高了卸货速度,保证了实验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快速卸货机构未卸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快速卸货机构卸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第三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2和3所示的一种快速卸货机构,包括第一支杆1、第二支杆2、第三支杆3、第四支杆4、挂钩6以及形成有贯通孔的收容盒5。
所述第一支杆1的第一自由端、第二支杆2的第一自由端和挂钩6铰接,所述收容盒5连接在第一支杆1的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支杆2的第二自由端与第四支杆4的第一自由端铰接,所述第四支杆4的第二自由端活动插接在收容盒5中。
当第四支杆4的第二自由端插接在收容盒5中时,第一支杆1、第二支杆2和第四支杆4可构成任意形状例如直角三角形或者等腰三角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杆1和第二支杆2的长度相等,第一支杆1、第二支杆2和第四支杆4可构成等腰三角形。
所述第三支杆3与第一支杆1铰接,第三支杆3与第一支杆1铰接处非第三支杆3端部。
所述第三支杆3包括上支杆31、下支杆32以及连接上支杆31和下支杆32的连接件,所述上支杆31、下支杆32和连接件共同夹持第二支杆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贯穿上支杆31和下支杆32的轴筒34以及穿套在轴筒34上的滚轮33,所述滚轮33位于上支杆31和下支杆32之间。上支杆31和下支杆32夹持第二支杆2,滚轮33贴合第二支杆2,从而减小第三支杆3在第二支杆2上滑动时的摩擦力,提高了卸货效率。
所述上支杆31的纵长大于下支杆32的纵长,所述上支杆31与第一支杆1铰接,所述上支杆31自由端设有通孔30。下支杆32位于第一支杆1、第二支杆2和第四支杆4所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通孔30设置在上支杆31远离第二支杆2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未经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4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压力计的砝码承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漏油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