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0812.8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2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叶培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元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3/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26113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风炉 热交换 系统 | ||
1.一种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外箱、热交换内箱、余热回收箱和废气净化组件,所述热交换内箱位于热交换外箱的内部,热交换内箱的底部设有用来与热风炉炉头对接的对接口,热交换内箱的顶部设有废气出口,所述炉头燃烧后产生的废气进入热交换内箱后从废气出口排出;所述废气净化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气管组、出气管组和除尘水箱,进气管组与废气出口连通,从废气出口排出的废气经进气管组进入除尘水箱过滤之后由出气管组排出;进气管组和出气管组位于余热回收箱的内部,余热回收箱与热交换外箱连通,余热回收箱的箱体壁设有洁净风入口,外部洁净风在引风机的作用下从洁净风入口进入余热回收箱并与进气管组和出气管组产生热交换,然后进入热交换外箱与热交换内箱产生热交换,最后从热交换外箱上的热风出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内箱的内部横向穿插有供洁净风流动的热交换管,热交换管的两端贯通至热交换内箱的左右两侧外部,所述热交换管沿竖直方向分为多组,每组热交换管出口的上方设有一块置于热交换外箱与热交换内箱之间的挡风板,所有的挡风板相间布置于热交换内箱的左右两侧,洁净风通过挡风板的作用沿着各组热交换管内迂回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在竖直方向上呈相间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内箱的前后两侧各设有导风通道,导风通道通向热交换内箱前后两侧箱体壁的高温区,所述高温区位于热交换内箱底部对接口的周侧附近,导风通道由两块相对布置的导风板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内箱的内底部设有碳粒回滚面,所述碳粒回滚面倾斜布置,并通向对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箱内沿竖直方向设有两块以上的拦风板,所有的拦风板相间布置于回收箱内的相对两侧,洁净风通过拦风板的作用在回收箱内迂回向上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洁净风入口设于余热回收箱的下部侧壁,且靠近热交换外箱下方的炉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箱的顶部设有引风口,所述热交换外箱的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引风口与进风口之间通过引风罩和引风机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出口与进气管组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连接管位于引风罩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热风炉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组和出气管组竖直布置,所述除尘水箱位于余热回收箱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元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元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08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媒油双膨胀槽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有附加储存箱的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