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座中央扶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9982.4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7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芦纪郎;韩孟方;郑娣;林文魁;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劳伦斯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75 | 分类号: | B60N2/75;B60N3/00;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5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座 中央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后座中央扶手。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现代生活的代步工具应用十分广泛,而现代人对于汽车的要求也从只为代步逐步提升到对舒适度和美观度的追求。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后座乘客的舒适度,在五座汽车后座的中央座位的椅背上一般会设置中央扶手,现有的部分中央扶手可根据乘客需要收纳到椅背中或者摇下作为扶手供乘客倚靠。
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在当今社会更是充当一种至关重要的娱乐工具,人们到哪都离不开手机,在长途乘车过程中,人们总不可避免会拿出手机观看视频打发时间,而乘客在车上观看手机视频需要手持手机,时间一长手部会酸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人们观看手机视频的汽车后座中央扶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座中央扶手,所述中央扶手枢接设置在汽车后座中段的椅背上,在中央扶手的两侧设置有对穿的通槽,在通槽相对其靠近中央扶手枢接椅背的另一端上下交错设置有旋转放置机构,所述旋转放置机构包括与通槽枢接的转杆,所述转杆相对通槽水平移动,在转杆相对其连接通槽的另一端活动设置有放置盘,所述放置盘设置于转杆的一侧,所述放置盘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两端转动连接有一支撑盖,支撑盖内侧面设置有吸附手机的吸附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现有技术的中央扶手一般在上表面设置一个放置槽或者不设置任何东西只用来提供倚靠,本实用新型考虑到乘客观看视频的需要,设置旋转放置机构,该旋转放置机构在不使用时收纳到通槽中,由于个人观看角度的不同,该旋转放置机构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节角度,一般的汽车后座可坐三人,使用中央扶手时,可坐两人,为了满足两人同时使用的需求,故设置两个旋转放置机构,由于中央扶手的厚度一定,为了同时容纳两个旋转放置机构,故两个旋转放置机构交错设置,转杆和通槽、转杆与放置盘之间均为枢接关系,乘客可通过个人需要调节转杆和放置盘到最佳程度,支撑盖的设置可以支撑手机的背面,第一放置槽可以避免手机倾倒,吸附件可以进一步吸住手机背面来固定手机,该汽车后座中央扶手在提供倚靠的同时可以架设手机便于乘客观看视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央扶手相对其与椅背枢接的一端自通槽的两侧向中央扶手端部中央水平设置有在转杆旋转时容置转杆的容置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未设置容置槽时,转杆最大旋转至垂直中央扶手的角度,对一些体格较大的乘客而言,在第一放置槽中架设手机后,手机距离视线太近,容置槽的设置可以使转杆旋转角度增加,从而增加手机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槽的上下面设置有第一弹性层,当转杆旋至容置槽中后所述第一弹性层夹住所述转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性层的设置在人旋转转杆时,转杆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旋转,当旋转到适当位置,不对转杆施力,此时转杆被第一弹性层夹住,从而限位转杆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杆设置于靠近通槽的两侧,所述放置盘设置于与转杆水平转动方向相反的转杆一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在收纳时,放置盘容置在通槽内,在旋转转杆后,也不影响放置盘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盘靠近转杆的一端向内凹陷有凹槽,所述转杆与凹槽的一端枢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可以实现放置盘相对转杆旋转来调整放置盘的最佳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上下面设置有第二弹性层,所述放置盘停止转动后所述第二弹性层夹住转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性层的设置在人旋转放置盘时,放置盘在力的作用下相对转杆旋转,当旋转到适当位置停止施力,此时转杆被第二弹性层夹住,从而限位放置盘和转杆的相对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盘上还设置有放置零食的第二放置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观看视频时,可以吃瓜子、花生等小零食,在放置盘上设置第二放置槽可以放置一些小零食,增加观看视频的乐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劳伦斯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劳伦斯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9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收料皮革喷浆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座中央扶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