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段式侧向溢流全密闭水封电积槽槽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9496.4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0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强;郁洪波;张晗;席海龙;李维舟;田忠元;王钦;路思阳;马永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孙惠娜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侧向 溢流 密闭 水封 电积槽槽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湿法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段式侧向溢流全密闭水封电积槽槽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各类镍铜钴湿法冶金提炼电积生产过程中(硫酸体系、混酸体系、氯化体系、硝酸体系),电积槽中会有酸雾、氯气、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产生,目前通行的槽面敞开式电积槽结构使得这部分有毒气体无序溢出到周围作业环境中,造成很大的生产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及配套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作业。在电积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方形槽体横向尺寸较大,全密闭水封电积槽槽面要保证密封,其水封盖板的横向尺寸也相应很大,由此带来的加工制作难度和精度都缺乏保证,后期吊装检修换膜的技术难度也相应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全密闭水封电积槽槽体存在的水封盖板加工制作困难、吊装检修换膜不方便问题而提供一种分段式侧向溢流全密闭水封电积槽槽体结构。
为满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段式侧向溢流全密闭水封电积槽槽体结构,包括槽体,所述槽体顶面上部四周设有水槽,所述槽体顶面上部设有多个水封梁,所述水封梁与水槽相通,所述槽体内的一侧设有侧向溢流槽,所述槽体的一端设有溢流弯管,所述溢流弯管与侧向溢流槽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侧向溢流槽的一侧设有防短路挡板,所述防短路挡板在槽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分段式侧向溢流全密闭水封电积槽槽体结构中,其槽体顶面上部设有多个水封梁,将槽体盖板分为多段,以便于加工制作和生产;在槽体内部设置了侧向溢流槽和溢流弯管,能够很好的控制槽体内多余溶液的溢流问题。
(2)同时,在电积槽槽体的侧向溢流槽的一侧设置有防短路挡板,因为槽体采用的是上部进液方式,电积液绕过防短路挡板进入侧向溢流槽,经溢流弯管溢出,此溢流方式避免了槽内电积液出现“短路”现象,保证了槽内电积液的均匀性,从而保证电积镍板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左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槽体,2.水槽,3.侧向溢流槽,4. 防短路挡板,5.水封梁,6.溢流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分段式侧向溢流全密闭水封电积槽槽体结构,包括槽体1,所述槽体1顶面上部四周设有水槽2,所述槽体1顶面上部设有多个水封梁5,所述水封梁5与水槽2相通,能够将槽体1盖板分为多段,以便于加工制作和生产,所述槽体1内的一侧设有侧向溢流槽3,所述槽体1的一端设有溢流弯管6,所述溢流弯管6与侧向溢流槽相3连通,能够很好的控制槽体1内多余溶液的溢流问题。所述侧向溢流槽3的一侧设有防短路挡板4,所述防短路挡板4在槽体1内部,因为槽体1采用的是上部进液方式,电积液绕过防短路挡板4进入侧向溢流槽3,经溢流弯管6溢出,此溢流方式避免了槽内电积液出现“短路”现象,保证了槽内电积液的均匀性,从而保证电积镍板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94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