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工程车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3452.0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1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铃翎 |
主分类号: | B62D33/02 | 分类号: | B62D33/02;B60P7/04;B60P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13 浙江省绍兴市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用工 车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工程车车厢。
背景技术
工程车是一个建筑工程的主干力量,由于它们的出现才使建筑工程的进度倍增,大大减少了人力。观工程车作业,不由得使人震撼机器与科技的威力。它们用于工程的运载,挖掘,抢修,甚至作战等。
在建筑施工时,会经常需要用到工程车,来拉送砖块和沙土等工程原料,然而在工程车运输过程中,遇到雷雨天气,会使得工程原料被淋湿,影响使用,造成了原料浪费,在运输途中,由于经常受到震动,还易导致工程原料泄露,在卸料时,由于车厢倾斜角度过大,使得工程原料会一倾而下,这样极易导致砖块这类工程原理碎裂,从而造成了材料浪费,其使用效果并不是很好,实用性也不是很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工程车车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工程车车厢,包括厢体,所述厢体的一侧焊接有前护板,且前护板的上方一侧焊接有顶板,所述前护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卡放有防护网滚轴,所述厢体的侧板上表面另一侧开设有卡口,且厢体的另一侧通过卡扣连接有后挡板,且卡扣的两侧固定有固定螺母,所述前护板的中心处设有搭销,且搭销的一端通过旋转螺母固定在厢体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护网滚轴的表面卷设有防护网罩,且防护网罩的另一侧设有卡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厢体的底部嵌设有滑动皮带,且滑动皮带的两端通过绕接在固定转轴上,且固定转轴卡放在厢体的底部凹口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扣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卡扣对称固定在厢体的侧板和前护板的连接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搭销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搭销对称通过旋转螺母固定在厢体的侧板的另一侧中心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口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卡口对称开设在厢体的侧壁另一侧上壁。
本实用新型中,该建筑施工用工程车车厢,其主要由前护板、厢体和后挡板组成,在前护板的凹槽内卡放了防护网滚轴,在防护网滚轴上缠绕了防护网罩,这样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将其拉出罩住整个厢体的上方,以起到防尘、防雨和防止货物泄露的作用,而在厢体的底板上又设置了滑动皮带,这样在卸料的时候,便只需要将液压气缸稍微升起,使得厢体稍微倾斜即可,便可很容易使得工程原料滑落,不需要将整个车厢倾斜过大,而减少了例如砖块之类的工程原料破碎的数目,不会造成过大的原料浪费,其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工程车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工程车车厢的防护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工程车车厢的厢体的内部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顶板、2-前护板、3-凹槽、4-防护网滚轴、5-厢体、6-卡口、7-固定螺母、8-卡扣、9-后挡板、10-搭销、11-防护网罩、12-卡杆、13-滑动皮带、14-固定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建筑施工用工程车车厢,包括厢体5,厢体5的一侧焊接有前护板2,且前护板2的上方一侧焊接有顶板1,前护板2的中心处开设有凹槽3,凹槽3内卡放有防护网滚轴4,厢体5的侧板上表面另一侧开设有卡口6,且厢体5的另一侧通过卡扣8连接有后挡板9,且卡扣8的两侧固定有固定螺母7,前护板9的中心处设有搭销10,可通过搭销10将后挡板9与厢体5相连,且搭销10的一端通过旋转螺母固定在厢体5上,防护网滚轴4的表面卷设有防护网罩11,且防护网罩11的另一侧设有卡杆12,可通过拉动卡杆12将防护网罩11拉出,并且将卡杆12卡放在卡口6内,从而将整个防护网罩11罩在厢体5上,厢体5的底部嵌设有滑动皮带13,且滑动皮带13的两端通过绕接在固定转轴14上,且固定转轴14卡放在厢体5的底部凹口内,卡扣8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卡扣8对称固定在厢体5的侧板和前护板9的连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铃翎,未经张铃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3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