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聚谷氨酸高溶氧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8265.3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0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彭伟;曾庆茁;李强;陈治国;陈晓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乐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4 | 分类号: | C12M1/0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胡茵梦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高新大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谷氨酸 高溶氧 发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聚谷氨酸高溶氧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γ-聚谷氨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肥料、卫生用品、医疗等领域,主要制备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备,具有成本低、污染少以及产量高的优点。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需要用到发酵罐,在γ-聚谷氨酸发酵时需向发酵罐中连续通入大量无菌空气,保证发酵过程中的溶氧率,但现有的发酵罐存在溶氧率低的问题,且能耗大,导致γ-聚谷氨酸的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聚谷氨酸高溶氧发酵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空气在发酵装置的溶氧率,提高发酵质量和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聚谷氨酸高溶氧发酵装置,所述发酵罐的下部连通有第一出料管,第一进料管位于第一出料管下方,且第一进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发酵罐连通、另一端与进气口连通,第一出料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进料管另一端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靠近发酵罐的一端设置有阀门;
其中,所述第一进料管内设置有溶氧板,所述溶氧板由多个带孔板首尾呈50°连接形成,所述带孔板的孔径为5-6mm。
优选的是,还包括搅拌装置,其由搅拌轴和搅拌叶构成;
所述搅拌叶沿搅拌轴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分布,所述搅拌叶向下倾斜设置,且与搅拌轴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搅拌叶上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的孔径为2-3mm,所述搅拌叶设置为:当搅拌轴绕其轴自转时,搅拌叶的带孔面与其旋转的方向垂直。
优选的是,所述溶氧板上孔的总面积占所述溶氧板总面积的1/2-2/3。
优选的是,所述搅拌叶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勾状刀片。
优选的是,所述发酵罐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进料管;
所述发酵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管。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发酵罐为圆筒状的并且采用立式安装能够有很好的移动性能。
2、聚谷氨酸高溶氧发酵装置利用第一出料管和第一进料管与发酵罐形成一个回路,当需要向发酵罐通入空气时,向第一进料管的另一端通入压缩空气/空气,同时开启第一出料管的阀门,发酵液从而通过第一出料管进入到第一进料管,压缩空气/空气和发酵液同时穿过溶氧板进入发酵罐的过程中,其受到溶氧板中带孔板的波纹状阻流,增大了两者的接触面积,使空气充分溶解于发酵液中,从而提高了溶氧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聚谷氨酸高溶氧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聚谷氨酸高溶氧发酵装置,所述发酵罐11的下部连通有第一出料管19,第一进料管13位于第一出料管19下方,且第一进料管13的一端与所述发酵罐11连通、另一端与进气口20连通,第一出料管19的另一端与第一进料管13另一端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19靠近发酵罐11的一端设置有阀门18。发酵罐11优选的结构为圆筒状,通过底座17支撑,采用立式安装能够有很好的移动性能。
其中,所述第一进料管13内设置有溶氧板21,所述溶氧板21由多个带孔板211首尾呈50°连接形成,所述带孔板的孔径为5-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乐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乐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8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学屏幕用多层量子点膜结构
- 下一篇:一种BOPP刮刮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