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围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7672.2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1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罗柳;崔成华;刘进;王雷;邓波;纪彬;阳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混凝土 围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围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围堰。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领域,混凝土围堰是一种常被用到的结构,通过混凝土围堰形成干地施工环境,便于主体结构物施工。但传统的混凝土围堰通常为整体浇筑成型,虽然结构坚固,但拆除难度及大、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拆除并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混凝土围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装配式混凝土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个混凝土模块装配而成的板墙模块;所述板墙模块中上下两层的混凝土模块之间设置有垫层,且板墙模块中每层混凝土模块的中心对齐;所述板墙模块之间通过现浇带相连,且位于混凝土基础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若干个混凝土模块装配成板墙模块,板墙模块通过现浇带相连构成模块化的围堰,方便围堰拆除和安装,且混凝土模块拆除后也可重复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模块为长方体板状结构;所述混凝土模块的左、右侧面均设置有吊孔;所述吊孔对称分布于混凝土模块的左、右侧面的z向中心线两侧,这样,可方便混凝土模块的起吊安装和拆除。
进一步地,所述吊孔为2个,且分布于混凝土模块的左、右侧面的y向中心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模块的上、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拉杆的贯通的拉杆穿孔;所述拉杆穿孔对称分布于混凝土模块的上、下表面的x向和y向中心线两侧,且板墙模块中每层混凝土模块上的拉杆穿孔上下贯穿,这样,可方便安装拉杆,而上下层混凝土模块之间由拉杆拉紧,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穿孔为4个,或为8个。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包括预埋拉杆和安装拉杆;所述预埋拉杆预埋在混凝土基础上;所述安装拉杆穿过板墙模块中每层混凝土模块上相互贯穿的拉杆穿孔与预埋拉杆相连,且拉杆穿孔的顶部通过锁定螺母与上层混凝土模块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拉杆通过连接螺母与预埋拉杆相连。
进一步地,上下相邻所述混凝土模块的连接面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安装止水条的凹槽,以提高整个围堰的防水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垫层为由高密度挤塑板制成的垫层。
进一步地,所述现浇带为夯实粘土现浇带,或为现浇膨胀混凝土现浇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围堰主体结构由混凝土模块组成,符合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趋势,且模块结构方便围堰拆除,并可重复利用,极大的降低工程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层混凝土模块之间由拉杆拉紧,结构更加稳定,而且混凝土止水条的安装,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围堰的防水效果。
3、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适用性强,施工简单、安全性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混凝土围堰拆除困难、成本高的难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围堰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竖向剖面图。
图中:板墙模块1(其中:混凝土模块11;混凝土模块11又包括吊孔111、拉杆穿孔112)、垫层2、现浇带3、混凝土基础4、拉杆5(其中:预埋拉杆51、安装拉杆52)、锁定螺母6、连接螺母7、止水条8、凹槽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围堰,包括由若干个长方体板状结构的混凝土模块11装配而成的板墙模块1;所述板墙模块1中上下两层的混凝土模块11之间设置有由高密度挤塑板制成的垫层2,且板墙模块1中每层混凝土模块11的中心对齐,其中,混凝土模块11的中心是指混凝土模块11的x向、y向和z向中心线的交点;所述板墙模块1之间通过现浇带3相连,且位于混凝土基础4上,其中,现浇带3采用粘土分层夯实或现浇膨胀混凝土制成夯实粘土现浇带3或现浇膨胀混凝土现浇带3。
如图2所示,所述混凝土模块11的左、右侧面均设置有2个吊孔111;所述吊孔111对称分布于混凝土模块11的左、右侧面的z向中心线两侧,且分布于混凝土模块11的左、右侧面的y向中心线上;另外,上下相邻混凝土模块11的连接面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安装止水条8的凹槽9,止水条8可为橡胶止水条8,该止水条8遇水即可膨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76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源加密机
- 下一篇:一种射频阅读器的测试设备以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