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变位的视觉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7200.7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6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车弘书;陈丰农;唐有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杨天娇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变位 视觉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变位的视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磁性材料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例如将永磁材料用作马达、应用于变压器中的铁心材料、作为存储器使用的磁光盘、计算机用磁记录软盘等。磁体材料在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对磁性材料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磁性材料进行加工之后,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外观缺陷进行检测,包括对裂纹、结晶、凹痕、划痕、毛刺等进行检测。
目前,一般企业都是采用人工的形式对磁性材料进行检测,采用人工的形式进行检测存在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检测准确率不够稳定的问题,在产品合格率要求较高且需要全部检测的情况下,该检测方式还存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严重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的问题。
也有企业尝试用机器视觉方法来对磁性材料进行检测,但检测时大多只针对同一种型号的产品,若磁性材料尺寸不同则必须更换视觉装置,因此缺乏灵活性,且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变位的视觉检测装置,能对不同尺寸的被检测物体进行快速、准确的自动检测,提高对被检测物体进行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变位的视觉检测装置,包括机架、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以及用于对被检测物体六个面进视觉检测的检测工位,所述自动变位的视觉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的第一变位单元,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连接部位、第二传送带与第三传送带连接部位的第二变位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一变位单元包括伸缩推杆、第一定位导向轨以及定位挡板,所述伸缩推杆固定在第一传送带一侧的机架上,所述第一定位导向轨固定在伸缩推杆的卡槽里,所述定位挡板安装在第一传送带另一侧的机架上。通过调整伸缩推杆的伸缩长度,控制第一定位导向轨与定位挡板之间的距离,对被检测物体进行变位。
优选地,所述第二变位单元包括导向轨伸缩调节杆、链条、链轮、固定螺钉和定位支架、第二定位导向轨和转向拨片,所述固定螺钉将定位支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链轮、链条、导向轨伸缩调节杆和第二定位导向轨固定在定位支架上,所述链条由链轮驱动而运转,所述转向拨片设置在链条上。通过调节导向轨伸缩调节杆的上下四个结构来调整第二变位单元上第二定位导向轨之间的距离,对被检测物体进行变位。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变位的视觉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三变位单元,所述第三变位单元设置在机架上,位于检测工位之间。
所述第三变位单元包括可伸缩螺杆、楔形推杆、可伸缩夹具、弹簧和弹簧内轴,所述楔形推杆锲入可伸缩夹具,可伸缩螺杆连接楔形推杆,可以调节楔形推杆锲入可伸缩夹具的深度,从而改变可伸缩夹具的夹具的宽度,对被检测物体进行变位,所述弹簧设置于弹簧内轴上,所述弹簧内轴位于可伸缩夹具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检测工位包括第一检测工位、第二检测工位、第三检测工位、第四检测工位、第五检测工位、第六检测工位和第七检测工位,所述第一检测工位和第二检测工位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上,所述第一检测工位和第二检测工位用来检测并合成被检测物体上表面的图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动变位的视觉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变位单元调整被检测物体在传送带上的位置,获取准确的图像,以便对被检测物体的各个面进行有效的检测。并且本实用新型对进行检测的物体本身不会造成任何改变与破坏,如果被检测物体是磁性材料,则保证了磁性材料本身的磁通性。本实用新型对被检测物体进行检测的整个过程全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对被检测物体进行检测的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变位的视觉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变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变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变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7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CCD摄像机同步信号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方位服装出厂质检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