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棱柱模型及教学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4180.8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3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司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司继伟 |
主分类号: | G09B23/04 | 分类号: | G09B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255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棱柱 模型 教学 工具 | ||
1.一种正棱柱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用作所述正棱柱模型底边的第一连接杆和多个用作所述正棱柱模型侧边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两个相邻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连接件分别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连接件能够使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杆所在的平面相对转动,用于改变所述正棱柱模型的相邻底边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棱柱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及连接轴;
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两侧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
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的设置有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开口槽配合连接,所述凸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轴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轴为中心转动;
所述第二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棱柱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销连接;
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棱柱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的底面呈倾斜设置,所述凸部的底端呈倾斜设置,且开口槽的底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凸部的底端的倾斜角度相同,以使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转动时,所述开口槽的底面的较低边与所述凸部的底端的较低边相贴近时,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的夹角小于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棱柱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顶端开设圆角,用于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相对转动时,所述凸部顶端与所述开口槽的底面圆滑接触;
所述开口槽的两侧的顶端开设圆角,用于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相对转动时,所述开口槽的两侧的顶端与所述凸部的底面圆滑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棱柱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夹设于所述第一接头的外部,以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接头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棱柱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轴插接的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棱柱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范围为:12-18cm;
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长度范围为:12-32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棱柱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的材料为树脂塑料。
10.一种教学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正棱柱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司继伟,未经司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41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粉笔易擦拭的便携式教具
- 下一篇:一种标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