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2013.X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4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华;盛建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丽华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液袋 通孔 固定带 纱布条 装置本体 塑料套 泄液管 插管固定装置 左右两侧 导流槽 透气孔 粘胶层 上端 外周 下端 本实用新型 病房环境 上下边缘 延伸 底端 堵盖 热合 美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其组成包括:装置本体、通孔、透气孔、固定带、管固定带、导流槽、集液袋、泄液管、粘胶层、纱布条和塑料套,所述装置本体的下端设有粘胶层,在装置本体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通孔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透气孔;所述通孔的上下边缘上均设有固定带和管固定带,在通孔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集液袋,在集液袋底端设有泄液管,泄液管上面设有堵盖;所述导流槽一端与通孔连接,其另一端延伸到集液袋上端;所述纱布条外周设有塑料套,纱布条通过外周的塑料套部分热合在集液袋内部,纱布条的上端延伸至集液袋外。它使用方便,美观大方,不但患者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而且有利于病房环境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
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管插管后则需要对气管插定管的固定,传统的方法是用胶布、布带双固定,防止移位或脱出。布带固定,不宜过紧,以防管腔变形,这对于医务人员的技能要求很高,同时还需要定时测量气管插管与在门齿前的刻度,这样一来给医务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布带固定是将布带的两端通过面部左右两侧分别绕于脑后交叉系紧,这样一来,极不美观,患者家属也很难适应。
再知,患者在做气管插管时,由于口腔内有异物,口腔内会常有唾液不经意间从患者的嘴角流出,不但给医务人员或家属增加了工作量,还会因伴有病菌唾液的处置不当而造成病房环境的污染。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它类似于“胶带”形状,使用时非常方便,不但使用时美观,患者家属能够接受,也有利于患者自尊心的保护,同时由于患者唾液得到了很好的处置,从而避免了病房环境的污染。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其组成包括:装置本体(1)、通孔(2)、透气孔(3)、固定带(4)、管固定带(5)、导流槽(6)、集液袋(7)、泄液管(8)、粘胶层(9)、纱布条(10)和塑料套(1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下端设有粘胶层(9),粘胶层(9)的表面设有防护层;在装置本体(1)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2),通孔(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透气孔(3);所述通孔(2)的上下边缘上均设有固定带(4)和管固定带(5),在通孔(2)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集液袋(7),在集液袋(7)底端设有泄液管(8),泄液管(8)上面设有堵盖;所述导流槽(6)一端与通孔(2)连接,其另一端延伸到集液袋(7)上端;所述纱布条(10)外周设有塑料套(11),纱布条(10)通过外周的塑料套(11)部分热合在集液袋(7)内部,纱布条(10)的上端延伸至集液袋(7)外。
作为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本体(1)的四角为“弧形”,有助于保护患者的面部不会被使用时划伤。
作为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本体(1)为质地柔软的布料制成。
作为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液袋(7)通过热合的方式与装置本体(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美观大方,不但患者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而且有利于病房环境的保护。
结合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丽华,未经赵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20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