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全角度转向的地面泛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5437.8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5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雷继张;宋时超;王永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洁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4/02;F21V17/10;F21V21/08;F21V21/30;F21W1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转向 地面 泛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全角度转向的地面泛光灯。
背景技术
泛光灯作为电光源的换代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例如:停车场、游乐园、桥梁和隧道等。
申请号为“201320037244.8”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泛光灯,包括泛光灯主体,所述泛光灯主体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泛光灯主体和底座之间设置有旋转支架,所述泛光灯主体与旋转支架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栓。
该种结构虽然能够提供照明,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若要改变泛光灯主体的照明方向,只能通过调节锁紧螺栓,使得泛光灯主体绕着底座侧壁夹持的方向单向转动。由于支架与转盘之间的转向是受限制的,因此不能实现全角度转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全角度转向的地面泛光灯,能够较为方便的实现泛光灯主体在各个方向上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全角度转向的地面泛光灯,包括灯壳和透视窗,所述灯壳和透视窗组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发光体,所述灯壳靠近透视窗的一侧设置有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与灯壳之间球铰接,所述主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底座,所述灯壳远离透视窗的一端沿宽度方向分别设置有辅助支撑杆,每一所述辅助支撑杆与灯壳之间铰接,每一所述辅助支撑杆的长度可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支撑杆与灯壳之间球铰接,因此可以将灯壳绕着主支撑杆360度任意旋转;辅助支撑杆与灯壳之间铰接,因此可以单方向调节辅助支撑杆与灯壳之间的夹角。当把灯壳绕着主支撑杆旋转到指定角度后,调节辅助支撑杆的长度或者角度,使灯壳保持平衡,从而使得发光体的照明方向符合人们需求。该种结构的地面泛光灯,能够实现在各个方向上的转动,克服现有技术中,泛光灯主体只能绕着底座侧壁夹持的方向单向转动的弊端,有效增加了地面泛光灯照明方向调节的灵活性。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辅助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灯壳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相靠近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外侧套设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互转动配合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靠近或者远离的内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辅助支撑杆的长度时,转动外套管,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会发生靠近或者远离的相对移动;当反向转动外套管时,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进行与上面相反的移动过程;通过转动外套管,实现辅助支撑杆长度的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管表面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凸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行凸缘的设置用于增加手指与外套管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手指对外套管的转动,对辅助支撑杆长度的调节起到辅助优异效果。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尖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本实用新型的泛光灯应用在草地或者带有土壤的地面时,尖刺部的设置能够插入土壤内,使得辅助支撑杆与地面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定,对于灯壳的平衡起到辅助优异效果;当本实用新型的泛光灯应用在广场等水泥地面上时,尖刺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几乎不会受地面凹凸状况的影响,同样能够与地面良好的接触,稳定的支撑壳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尖刺部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杆内部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滑移连接有尖刺体,所述滑移槽侧壁设置有用于贯穿滑移槽侧壁厚度的卡嵌槽,所述尖刺体沿径向设置有从卡嵌槽中伸出的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固定辅助支撑杆的位置时,推动定位块,使定位块沿着卡嵌槽移动,尖刺体沿着滑移槽移动,从而使得尖刺体伸出或者缩回滑移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卡嵌槽呈顶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卡嵌槽底端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到第二支撑杆底端的距离大于尖刺体的长度,所述第二定位槽到第二支撑杆底端的距离小于尖刺体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使用尖刺体时,推动定位块并使定位块卡嵌在第一定位槽内,由于第一定位槽到第二支撑杆底端的距离大于尖刺体的长度,因此尖刺体会缩回滑移槽内。当需要使用尖刺体时,推动定位块并使定位块卡嵌在第二定位槽内,由于第二定位槽到第二支撑杆底端的距离小于尖刺体的长度,因此尖刺体会伸出滑移槽。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块包括定位杆和设置在定位杆顶端的按压板,所述按压板呈扇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洁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洁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5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