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药物球囊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1955.2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2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盛卫文;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心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L29/16;B05D1/02;B05D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1207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囊本体 凹陷结构 新型药物 球囊 本实用新型 充盈 血流通畅 折叠状态 治疗效果 血液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药物球囊,包括球囊本体,该球囊本体具有折叠状态和充盈状态;在充盈状态下,球囊本体上呈现出凹陷结构,使得血液能够经该凹陷结构流过球囊本体。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新型药物球囊,凹陷结构保证了血流通畅,从而延长了工作时间,使得治疗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药物球囊。
背景技术
心血管狭窄是造成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心血管狭窄的重要手段。而随着支架使用数量的增加,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问题日益严重。经过治疗的病人5~60%在短、中期会发生血管再狭窄,严重限制了PCI的发展。
近年来,出现了预防介入治疗手术后血管再狭窄的新技术——药物球囊。它是将抗血管内膜增生的药物涂置于球囊表面,当球囊达到病变血管壁并被撑开、充盈,与血管壁内膜接触,并加压快速释放、转移药物至局部血管壁内的技术。药物在局部起到抗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从而预防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其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表明药物球囊处理ISR病变时显示良好的疗效,且可用于治疗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部分管状动脉血管原发病变,以及不能耐受或不适合长期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6,第24卷,第2期,61-67页)。
由于当药物球囊处于被撑开、充盈的状态时,药物球囊会阻断血流,因此其持续充盈的时间最多只能在40秒左右,否则可能引起心肌缺血。这就要求药物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达到满足需要的剂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在目前的药物球囊只能短时间作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药物球囊,包括球囊本体,球囊本体具有折叠状态和充盈状态;在充盈状态下,球囊本体上呈现出凹陷结构,使得血液能够经凹陷结构流过球囊本体。
进一步地,球囊本体具有至少一个折翼,折翼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在折叠状态下,折翼的内表面被折叠在内。
优选地,折翼为3至5个。
进一步地,凹陷结构设置在折翼之间。
进一步地,凹陷结构平行于球囊本体的轴线。凹陷结构平行于球囊本体的轴线指在凹陷结构的延伸方向上,凹陷结构的底部、侧面均平行于球囊本体的轴线。球囊本体的轴线是穿过球囊本体轴心的线,大多数情况下与穿过球囊本体的导管重合。
进一步地,球囊本体上设置有显影元件。
进一步地,显影元件为环状。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显影元件位于凹陷结构处。
进一步地,球囊本体的近端和远端均设置有显影元件。在本实用新型中远端指远离操作者(比如医生)的那一端;近端指靠近操作者(比如医生)的那一端。
进一步地,凹陷结构的底部设置有显影线;显影线与凹陷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同。有利于通过显影线监测在充盈状态下,凹陷结构是否变型。当显影线发生扭曲时,提示凹陷结构变型,有阻断血流的风险;当显影线为直线时,说明凹陷结构正常,没有阻断血流的风险。显影线是显影元件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在充盈状态下,凹陷结构位于球囊本体的横截面的表面。
进一步地,折翼的折痕平行于球囊本体的轴线。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球囊本体上全身均覆盖有药物,即球囊本体的表面360°覆盖有药物;在折叠状态下,一部分药物被折叠在内不与血管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心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心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1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