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烘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0136.6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9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震;吴祖钰;李克强;吴聪苗;钟海昌;朱涛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3/08 | 分类号: | F26B13/08;F26B3/347;F26B2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范晓梅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烤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烤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现行主要的方法是通过改变电池粉料或者做大电池体积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目前,对于电池加热主要分为电芯加热与卷片加热。针对大电池和难烘烤粉料的极片,电芯加热基本是无法完成的,将卷片加热到满足工艺需求的水含量,所需要的加热时间在12小时以上,耗时耗能。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烘烤效率高、烘烤品质好的烘烤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烘烤效率高、烘烤品质好的烘烤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烘烤设备,其包括:
烘箱体,设有用于传送待烘干卷片的传动辊;
红外加热系统,设有用于红外加热传动辊传送的待烘干卷片的红外灯管,卷片走带包围红外灯管;以及
风道系统,设有进风管和回风管,烘箱体内烘烤卷片的热风从回风管被抽回,经加热后再通过进风管进入烘箱体内循环加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烘烤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风道系统设有位于回风管上的新风口和排风机,从新风口进入烘箱体内的新风流量与排风机排出的热风流量相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烘烤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烘箱体的两端设有过渡仓,过渡仓与回风管相连通且过渡仓内的气压低于烘箱体内的气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烘烤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风道系统设有连通进风管和烘箱体内部的进风腔,所述进风管为多组设置于烘箱体顶部的进风管,多组进风管中的热风经进风腔后进入烘箱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烘烤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红外加热系统设有红外冷却风机,所述红外灯管设有分别位于其两端的输风管和出风管,以及套设于红外灯管外的保护管,红外冷却风机将外界气体通过输风管打入红外灯管外的保护管内,并通过出风管导入所述风道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烘烤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红外加热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卷片温度的红外测温仪,红外测温仪与所述红外灯管做闭环温度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烘烤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风道系统设有用于加热回风管内热风的发热包和检测烘箱体内气体温度的感温探头,感温探头与发热包做闭环温度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烘烤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烘箱体内气体的温度偏差控制在±5℃以内,卷片温度偏差控制在±5℃以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烘烤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传动辊靠近红外灯管的一侧设有弧形防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烘烤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进风管将热风以平行于所述传动辊辊轴的方向导入所述烘箱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烘烤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烘箱体设有间隔设置的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所述待烘干卷片交替走带于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形成包围所述红外灯管的S型走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烘烤设备通过在烘箱体内设置红外加热系统和风道系统,待烘干的卷片以S型走带包围红外灯管,红外加热系统对卷片加热,风道系统为烘箱体内部提供热风并将带有湿气的热风排出,使得卷片的走带速度大幅提高,显著提高了烘烤效率,并能有效控制烘烤品质,显著提高了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烘烤设备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烘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烘烤设备中风道系统的进风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烘烤设备中风道系统的回风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烘烤设备中红外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烘箱体20-传动辊30-卷片
40-放卷模组400-待烘烤卷片 50-收卷模组
500-烘烤卷片 60-红外灯管600-红外冷却风机
602-输风管 604-出风管 606-弧形防护板
608-红外测温仪 70-风道系统700-循环风机
702-发热包 704-进风管 706-回风管
7060-回风管内热风708-排风机 710-新风口
7100-新风712-感温探头 714-过渡仓
716-进风腔 7160-进风腔内热风80-恒速冷却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0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镀锌工艺用增压吹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短裤生产用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