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杂散电流连接端子限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2342.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7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萌;史金存;秦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5/00 | 分类号: | B60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4201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端子 杂散电流 限位架 限位器 焊接质量问题 固定组件 人为因素 定位杆 钢轨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一种杂散电流连接端子限位器,包括:限位架体;安装于所述限位架体上,用于连接杂散电流连接端子的定位杆,用于将所述限位架体固定在钢轨轨底的固定组件。本申请提供的杂散电流连接端子限位器能够排除由于人为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关于杂散电流连接端子的焊接质量问题,实现杂散电流连接端子准确的定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杂散电流连接端子限位器。
背景技术
杂散电流是指在设计或规定回路以外流动的电流,也被称为“迷流”。它在土壤中流动,且与被保护管道系统无关。在地铁、轻轨等直流电气运输系统中,由作为回流导体的走行轨流入地中的杂散电流对周围的地下管线设施会产生严重的电解腐蚀作用,杂散电流端子能够通过自身与道床内部钢筋连接,形成杂散电流排流网,以保护地下管线设施。
在轨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道床分块布置,相邻道床块之间以及隧道主体结构变形缝处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内填塞经沥青防腐处理的木板,两伸缩缝之间距离不大于12.5m。根据杂散电流特性要求,在整体道床伸缩缝两侧,采用镀锌扁钢与所有纵向钢筋焊接,并在整体道床的两侧引出杂散电流连接端子,每个道床伸缩缝共4处杂散电流连接端子,杂散电流连接端子与镀锌扁钢焊接。整体道床浇筑后,由杂散电流专用连接线采用栓接的方式将两端子进行连接。
现有技术中,当在道床钢筋笼、扁钢焊接完成后,采用人工目测的方法焊接杂散电流连接端子,由于受人为因素、钢筋尺寸偏差等方面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端子高低不一、间距过大、横断面错位的现象,杂散电流连接端子定位不准确,从而影响杂散电流连接端子的焊接质量。
如何设计出一种用于杂散电流连接端子定位的限位器,排除由于人为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关于杂散电流连接端子施工质量问题,克服采用人工目测的方式焊接杂散电流连接端子导致的端子高低不一、间距过大、横断面错位等现象的发生,提高杂散电流连接端子的焊接质量,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杂散电流连接端子限位器,克服采用人工目测的方式焊接杂散电流连接端子导致的端子高低不一、间距过大、横断面错位等现象的发生,排除由于人为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关于杂散电流连接端子施工质量问题,切实做到通过工装保证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杂散电流连接端子限位器,包括:限位架体;安装于所述限位架体上,用于连接杂散电流连接端子的定位杆,用于将所述限位架体固定在钢轨轨底的固定组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固定组件包括:与钢轨底部上表面紧密贴合的第一固定板,与钢轨底部下表面紧密贴合的第二固定板,连接件,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可拆卸连接;限位架体与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连接件一端与第一固定板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可拆卸连接具体为:连接件为螺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设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纹孔,螺母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锁紧于螺杆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定位杆具体为:可与杂散电流连接端子进行螺纹连接的定位丝杆。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定位丝杆安装在限位架体上具体为:限位架体上设有限位槽,定位丝杆上安装有锁紧螺母和定位垫圈,定位垫圈位于锁紧螺母和限位槽之间,锁紧螺母用于将定位丝杆锁紧于限位槽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中,限位架体包括:限位架体包括与固定组件连接的安装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分支架和第二限位分支架,第一限位分支架和第二限位分支架远离安装架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定位杆的安装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23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