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金属滤袋装配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0583.3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1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东;缪海滔;李立中;许双一;杨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L21/06 | 分类号: | F16L21/06;F16L23/032;F16L23/2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魏思凡 |
地址: | 3521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 袋装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机械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滤袋装配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滤袋因其耐高温、耐腐蚀、能够回收利用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煤化工、冶金等行业。随着电袋技术在煤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业内也开始探索将金属滤袋运用于煤电行业的电袋除尘器中。但是,燃煤锅炉烟气量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采用长滤袋形式(>6米),否则会造成除尘设备庞大,无法工业化应用。目前,长化纤滤袋的应用已非常成熟,化纤滤袋与袋笼分别在现场安装,其对接仅需依靠分段袋笼的连接。与化纤滤袋不同的是,金属滤料不可折叠,因此各节的滤料与袋笼必须在厂内整体焊接成型再运往现场对接安装。
目前,金属滤袋的对接采用螺纹或法兰结构。螺纹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对接时上下两段滤袋的同轴度较难保证,容易造成旋紧操作时螺纹卡死,并且仅依靠手工旋动袋身进行对接,其预紧力不足易造成密封性存在问题。法兰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对接时需要旋紧较多数量的螺栓,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操作复杂、费时费力等缺点,提供一种用于金属滤袋装配的连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用于金属滤袋装配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喉箍、垫片及喉箍连接件,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沿管道圆周向外延伸的第一突缘;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沿管道圆周向外延伸、且与第一突缘适配的第二突缘;垫片为金属缠绕垫片,该垫片夹持设置于第一突缘及第二突缘之间;第一突缘远离连接处的表面为第一表面,第二突缘远离连接处的表面为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一连接管的外壁面形成一个夹角α,;第二表面与第二连接管的外壁面形成一个夹角β;所述α与所述β相等,均为125°;喉箍为具有开口的圆环结构,圆环结构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置第一突缘和第二突缘卡合后形成的第三突缘的第一凹槽;喉箍连接件用于闭合开口。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三突缘垂直连接管的轴向方向上的厚度为d,第一凹槽的纵深为h,所述h<d。
作为进一步改进,3/4*d≤h<d。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凹槽的圆环周长为c,第三突缘的外圆周长为c1,0.95*c1<c<c1。
作为进一步改进,喉箍具有两处开口,两处开口相对管道的圆心轴中心对称。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突缘上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突缘上设置有与凸起适配的第二凹槽,垫片夹持设置在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喉箍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扣及第二连接扣,第一连接扣为合页,第二连接扣为螺栓或锁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第一突缘远离所述连接处的表面为第一表面、且为斜面,所述第二突缘远离所述连接处的表面为第二表面、且为斜面,这样的锥度设置,使得喉箍水平方向的紧固力变成了作用在突缘的竖直方向的力,使得第一突缘和第二突缘紧密结合,保证气密性。
2、喉箍的设置,使得两节金属滤袋的对接仅需要拧一次螺栓,甚至连接强度不大的时候,采用锁扣连接,大大减少了传统法兰连接时螺栓的数量,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总装配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管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管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喉箍立体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喉箍立体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突缘受力分析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突缘受力分析图。
第一连接管10;第一突缘11;第一表面111;凸起12;第二连接管20;第二突缘21;第二表面211;第二凹槽22;喉箍30;第一凹槽31;第一喉箍32;第二喉箍33;连接件40;第三突缘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师范学院,未经宁德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05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软管增强用钢丝和钢丝胶管
- 下一篇:一种过桥弯PPR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