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变风量送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4547.6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0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车轮飞;李文胜;王华兵;林昶隆;付维纲;蔡崇庆;刘俊;赵建伟;夏继豪;胡清华;陈玉远;甘甜;李森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1/74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方可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风量 送风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变风量送风系统,系统包括一次、二次风机,送风干管电动风阀,送风支管电动风阀,主控制柜,末端控制柜,环境反馈器以及静压传感器,一次风机设置在送风干管端口处,送风干管电动风阀设置在送风干管上,送风支管电动风阀设置在送风支管端口处,二次风机设置在送风支管上,环境反馈器设置各个房间,静压传感器设置在送风干管管路末端,主控制柜同时与一次风机、送风干管电动风阀以及静压传感器相电连接,末端控制柜同时与送风支管电动风阀和环境反馈器相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和方法能精确地满足各房间实时的变风量需求和热舒适性需求,还能实现整个系统的高效节能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节能及空调通风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变风量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写字楼、饭店、宾馆不断增加,以及地铁车站的大规模修建,中央空调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空调系统更加复杂、庞大,在整个建筑能耗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由于空调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60%以上,因此空调节能显得日益重要。
据有关资料统计,空调设备97%的时间运行在70%的负荷上下波动,因此采用变风量空调可以减少空调耗能,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据测试,一个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能耗约为定风量系统的70%,如果采用更好的控制方法,其节能效果将更加显著。此外,在一些温度变化较大的场所,定风量空调系统不能精确地满足房间负荷的频繁变化和局部温度变化的要求。
由于房间布局的差异,各房间所对应的送风支管的长度往往差异很大,从而将造成各送风支管的水力不平衡。通常的,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通过调整风管的尺寸,控制各支路间的水力不平衡系数在15%以内,然而,这种方式仍然不能消除各送风支管的水力不平衡,系统实际运行前,还需要系统调试人员通过调整风阀的开启度,对送风系统进行反复调试,从而使得各房间的送风量大致满足设计要求。
显然,这将大大增加设计人员和系统调试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房间风量单独可控制性较差,无法根据房间各自的负荷变化调节房间送风量,个别房间送风量偏大或偏小的情况无法避免,极大程度的影响了空调系统的热舒适性。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要求其能精确地满足各房间实时的变风量需求和热舒适性需求,同时能实现整个输配系统的高效节能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变风量送风系统,其目的在于,在精确地满足了各房间实时的变风量需求和热舒适性需求的同时,实现整个输配系统的高效节能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变风量送风系统,其包括送风干管和与送风干管连通的多个送风支管,各个送风支管连通不同的空调房间,其还包括一次风机,送风干管电动风阀,送风支管电动风阀,二次风机,主控制柜,末端控制柜,环境反馈器以及静压传感器,其中,一次风机设置在送风干管端口处,送风干管电动风阀设置在送风干管上,且同时位于一次风机出风口下游和送风支管进风口上游,送风干管电动风阀用于通过调节自身阀口开闭而控制送风干管中风量,送风支管电动风阀设置在送风支管端口处,二次风机设置在送风支管上且位于送风支管电动风阀的风向下游,环境反馈器设置各个空调房间中,用于反应各个空调房间的温度或者空气品质,静压传感器设置在送风干管管路末端,用于测量送风干管中的风压大小,主控制柜同时与一次风机、送风干管电动风阀以及静压传感器相电连接,用于根据静压传感器反馈的送风干管中风压大小调节一次风机的运转频率,还用于根据一次风机的运转频率而开闭送风干管电动风阀,末端控制柜同时与二次风机、送风支管电动风阀和环境反馈器相电连接,用于根据环境反馈器反馈的空调房间中温度或者空气品质调节二次风机的运转频率和启停送风支管电动风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45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气通风的实木地板结构
- 下一篇:光学填充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