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水平挑网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2107.7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4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尹友俊;闫亮;李奇;尹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239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水平 支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外围水平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水平挑网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平网防护方案大多是采用48钢管进行搭设,搭设难度大,搭设所需要的人工费及周转材料费高。还有部分防护方案也采用定型式建筑外围安全平网,但在安全性上还存在不足,主要是端部受力基座与受力支撑架体采用的固定连接方式,同时安装、拆除也不是很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水平挑网支撑系统,对原有施工工艺进行改进,旨在通过整个对支撑系统的受力计算,各构件的设计制作,实际现场安装使用和维护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支撑系统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水平挑网支撑系统,包括预埋于墙体结构中的墙体预埋件以及与所述墙体预埋件固定连接的端部受力基座,还包括受力支撑架体及双层水平网,所述受力支撑架体与所述端部受力基座铰接,所述双层水平网设置于所述受力支撑架体上方。
优选的,所述双层水平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墙体结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受力支撑架体外端。
优选的,还包括受力钢丝绳,所述受力钢丝绳位于所述受力支撑架体上方,一端连接于所述墙体结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受力支撑架体的靠外端。
优选的,所述受力钢丝绳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墙体结构连接,另一端通过倒扣于所述受力支撑架体上的U型扣与所述受力支撑架体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受力钢丝绳,分别位于所述受力支撑架体上方及下方,一端连接于所述墙体结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受力支撑架体。
优选的,所述受力钢丝绳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墙体结构连接,另一端通过倒扣于所述受力支撑架体上的U型扣与所述受力支撑架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墙体预埋件设置于所述墙体结构的阳角位置,所述端部受力基座适配阳角。
优选的,所述墙体预埋件设置于所述墙体结构的平角位置,所述端部受力基座适配平角。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方案中的装配式水平挑网支撑系统,搭设简便,成本低廉,并且安全可靠,同时安装、拆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水平挑网支撑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阳角铰接节点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角铰接节点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墙体预埋件;
2、端部受力基座;
3、受力支撑架体;
4、螺栓;
5、双层水平网;
6、受力钢丝绳;
7、防护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水平挑网支撑系统,包括预埋于墙体结构中的墙体预埋件1以及与所述墙体预埋件1固定连接的端部受力基座 2,还包括受力支撑架体3及双层水平网5,所述受力支撑架体3与所述端部受力基座铰接2,所述双层水平网5设置于所述受力支撑架体3上方,使用过程中,首先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将墙体预埋件1按照设计位置进行精准预埋,待外防护架体拆除前将端部受力基座2安装完成,外防护架拆除后通过塔吊将受力支撑架体3吊装就位,调整好角度后安装完成,待整个支撑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紧绷双层安全水平网,水平挑网支撑系统不再发挥安全防护作用时利用塔吊或者吊车将其按照安装的逆顺序进行拆除并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主体结构施工时墙体预埋件的设置,通过预埋件的精准预埋避免了对主体结构的破坏,受力支撑架体3与端部受力基座2采用铰接节点的连接形式,通过铰接节点的设计可以在双层水平网5受重物冲击时受力支撑架体3与端部受力基座2 之间产生轻微旋转,抵消节点处所受的部分弯矩。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双层水平网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墙体结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受力支撑架体3外端,在安装完毕调试完成后张紧以防止高空坠落物。
具体的,如图1所示,还包括受力钢丝绳6,所述受力钢丝绳6位于所述受力支撑架体3上方,一端连接于所述墙体结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受力支撑架体3的靠外端。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受力钢丝绳6的一端通过螺栓4与所述墙体结构连接,另一端通过倒扣于所述支撑架体上的U型扣与所述受力支撑架体3 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矿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2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探测洞口防护装置
- 下一篇:活跃型养老设施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