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站多级冷却节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8115.4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2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焱;陈琪锋;余晓杰;黄勇达;陈朝成;谢珺珺;蒋旭东;张朝伟;郑成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84;F25B41/04;F25B41/06;H05K7/20;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制冷区域 冷冻水支路 多级冷却 节能系统 电磁流量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 发热元件 移动通讯基站 温度传感器 风机盘管 冷却效果 排热系统 设置独立 影响因素 运营成本 制冷能耗 控制器 冷冻水 开度 串联 空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基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排热系统。一种基站多级冷却节能系统,将基站内的空间划分为若干块制冷区域,每个所述的制冷区域内各自设置有若干发热元件,每一个所述制冷区域内设置有一条冷冻水支路,每一个所述冷冻水支路上串联有风机盘管和电磁流量调节阀,所述控制器根据制冷区域内所有温度传感器的平均值控制对应的电磁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本实用新型基站多级冷却节能系统将基站内部划分为若干制冷区域并设置独立的冷冻水支路,根据该区域内发热元件的平均温度控制各个冷冻水支路的流量进而实现对冷却效果的精确控制,在其他影响因素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能降低10%左右的制冷能耗,进而降低了基站的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基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排热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国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通信的普及需要大量的基站建设;基站的整个运营成本中,除了初始的建设、设备成本以外,在运营过程中,通信设备运行的耗电量也是重要成本之一;而耗电量中,超过一半以上为空调耗电,因此,如何降低空调用电的开支,成为通信企业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现有的基站降温方式通常都是通过专业空调压缩机工作,先制得5℃冷水,然后通过统一的冷水管路换热得到20℃左右冷风,在利用各个元件附近的吹风设备将冷风吹向发热元件实现冷却,这种换热方式不具有差异性;基站内的发热元件很多,各个发热元件工作状态也不同,本身温度差异就比较大;现有换热方式为了满足元件最热状态下的冷却要求设计上都具有相当的冗余量,在进行冷却时也无法针对性的制冷,这种过冷却的模式有较大的浪费,增加了基站运营时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站多级冷却节能系统,该系统将基站内部划分为若干制冷区域并设置独立的冷冻水支路,根据该区域内发热元件的平均温度控制各个冷冻水支路的流量进而实现对冷却效果的精确控制,在其他影响因素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能降低10%左右的制冷能耗,进而降低了基站的运营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站多级冷却节能系统,包括基站和设置在基站内的发热元件,每个所述发热元件上配套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将基站内的空间划分为若干块制冷区域,每个所述的制冷区域内各自设置有若干发热元件,每一个所述制冷区域内设置有一条冷冻水支路,每一个所述冷冻水支路上串联有风机盘管和电磁流量调节阀;
该系统还包括所述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散热器和控制器;
若干条所述冷冻水支路并联后与蒸发器的冷冻水进/出口串联;
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出口通过制冷剂循环管路顺次串联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
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与散热器串联构成回路;
所述散热器安装在基站的外部,所述控制器根据制冷区域内所有温度传感器的平均值控制对应的电磁流量调节阀的开度。
相邻两个所述的制冷区域之间还设置有隔热板。
所述蒸发器的冷冻水出口处还串联有冷冻水循环泵。
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水出口处还串联有冷却水循环泵。
所述蒸发器的冷冻水进口处还并联有膨胀水箱。
本实用新型基站多级冷却节能系统将基站内部划分为若干制冷区域并设置独立的冷冻水支路,根据该区域内发热元件的平均温度控制各个冷冻水支路的流量进而实现对冷却效果的精确控制,在其他影响因素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能降低10%左右的制冷能耗,进而降低了基站的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站多级冷却节能系统的布置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81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室内机
- 下一篇:可升降式多功能嵌入式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