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钢钢板复合保温给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6455.3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8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彤;吴桐;涂杰;王刚;杨志刚;刘奇;王晨;孙静;阎艳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铜川市王益区水务局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9/05;F16L58/10;F16L5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钢 钢板 复合 保温 给水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钢钢板复合保温给水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供水管网中普遍使用铸铁管,铸铁管在长年运行使用中,腐蚀严重,因腐蚀会沿管道内壁逐渐形成不规则的环状物,称之为“生长环”,它是给水管道内壁由沉淀物、锈蚀物、黏垢及生物膜相互结合而成的混合物。生长环形成初期比较疏松,易被水流冲走,会使用户放出的水呈黄色;未被水流冲走的部分积存下来,逐渐变硬,成为细菌繁殖生长的场所。管道中因腐蚀而产生的生长环不仅直接影响供水水质,造成供水的二次污染,而且使过水断面减少,通水能力降低,使用寿命缩短,且在一些低温地区,为防止冰冻,管道常需较大埋深,施工较困难。玻璃钢管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很难生成生长环,使用寿命比目前常用的铸铁管长很多;保温管可以有效的减小埋深,但是单纯地使用玻璃钢管或保温管,因其成本比较高,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使玻璃钢管与保温管均不能广泛地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抗腐蚀能力强且成本较低的玻璃钢钢板复合保温给水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内层管、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和外层管;内层管和第一中间管之间、第一中间管和第二中间管之间以及第二中间管和外层管之间均设置粘接树脂层;内层管为玻璃钢管,第一中间管和第二中间管为钢板管。
进一步地,第一中间管的厚度小于内层管的厚度。
进一步地,第二中间管的管壁是由若干个中空的D型钢板单元焊接而成的。
进一步地,D型钢板单元中均填充有超细玻璃棉。
进一步地,外层管为塑料管。
进一步地,外层管的材质为硬聚氯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四层的复合给水管,其中内层管为玻璃钢管,玻璃钢管内壁光滑,接触流体,水阻小、输送能力强,不结垢、不生锈、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不易生成生长环,能很好的保证水质和通水能力,同时降低水在输送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且使用寿命长;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和外层管承受外界压力,保护内层管;通过在外层管、中间管和内层管之间分别设置粘接树脂层,使外层管、中间管和内层管构成一个整体,连接牢固,整体强度高,且和四层管道一起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与目前常用的铸铁管相比,本实用新型内层管防腐性能好,能保证水质和通水能力,中间管和外层管有很强的承压能力和保温能力,运输和安装方便,与单纯地使用玻璃钢管和保温管相比,本实用新型减小了玻璃钢管的厚度,同时保证了给水管的强度和保温性能,降低了整体的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腐蚀、成本较低且保温性好的玻璃钢钢板复合保温给水管。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第二中间管的管壁是由若干个中空的D型钢板单元焊接而成的,具有很高的强度,可以承受外界压力,保护内层的玻璃钢管,中空结构,节省钢材,造价低;同时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D型钢板单元中填充超细玻璃棉,有效起到保温作用,同时能够除噪,可以减少低温地区给水管的埋深,并有效降低噪声污染。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外层管为塑料管,能够加强复合给水管的整体强度;质量轻,运输和安装方便。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硬聚氯乙烯管作为外层管,其强度比较高,抗腐蚀性能强,能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强度,对整个给水管起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层管;2—第一中间管;3—第二中间管;4—外层管;5—弧形钢板;6—超细玻璃棉;7—粘接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抗腐蚀的复合给水管,主要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内层管1、第一中间管2、第二中间管3和外层管4;内层管1和第一中间管2之间、第一中间管2和第二中间管3之间以及第二中间管3和外层管4之间均通过设置粘接树脂层7,使内层管1、第一中间管2、第二中间管3和外层管4牢固粘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铜川市王益区水务局,未经长安大学;铜川市王益区水务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6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