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变压器油箱箱沿的钻孔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6218.7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7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潘玉华;陈金勇;田清泉;张传文;王紫龙;史鹏辉;马鹏飞;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铭润电站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28 | 分类号: | B23B47/28;B23B4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 代理人: | 叶亚林 |
地址: | 25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变压器 油箱 钻孔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油箱箱沿的钻孔工装,属于钻孔加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变压器油箱是浸油式变压器的外壳,变压器身放置在灌满变压器油的油箱内,变压器油有两种作用,一个是绝缘介质;另一个是散热介质,通过变压器油的循环将绕组和铁芯中散发的热量带给箱壁或散热器、冷却器进行冷却。油箱都是由钢板焊接制成,其结构要求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除满足变压器运行是的一些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变压器检修、运输的一些要求。变压器油箱是由上、下节油箱及其它零部件组成的,油箱的箱沿是联接上、下节油箱的重要零件。
对变压器油箱箱沿进行钻孔是变压器油箱制作过程中基本的制作工序之一。传统的对变压器油箱箱沿的打孔处理工艺多是先划出各孔的位置线、打样冲眼,然后按划出样冲眼进行钻孔操作。划线为人工操作工序,效率低、质量不稳定,而且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不适合大批量、高质量的生产要求。
中国专利,公告号104576015B公开了一种铝制变压器油箱的制作方法,该铝制变压器油箱的制作方法能够实现将铝板加工拼装成铝合金油箱,对法兰采用先焊接再打孔的方法。但是该方法是为了克服铝材自身质软熔点低的技术问题而设计,无法适用于现有技术中油箱打孔的实际应用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变压器油箱箱沿的钻孔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变压器油箱箱沿的钻孔工装,包括第一钻模板、第二钻模板和多个定位夹固装置;第一钻模板和第二钻模板铰接;第一钻模板和第二钻模板均为长条形平板结构;所述第一钻模板和第二钻模板上均设置有多个钻孔,所述钻孔内设置有钻套;所述定位夹固装置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第一钻模板和第二钻模板分别嵌入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钻套通过定位和引导刀具进行加工,从而提高加工的精度。多个定位夹固装置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和受力平衡。
优选的,所述第一钻模板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第二钻模板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嵌入设置在连接凹槽内;连接凸起通过定位销与所述连接凹槽转动连接。
优选的,多个钻孔排列设置在第一钻模板和第二钻模板的中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夹固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一钻模板和第二钻模板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夹固装置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第一钻模板和第二钻模板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本工装安装于变压器油箱上,通过微调定位夹固装置上的紧固螺栓将工装调整并夹固于变压器油箱的固定位置,操作人员无需划线,直接通过钻套进行钻孔操作;打完第一孔后在钻孔内放置定位销,第二孔打完后再放置一个定位销实现对打孔后工装的定位;第一批的打孔操作完成后,拔出连接凸起与连接凹槽之间的定位销及钻孔内的定位销,将第一钻模板通过定位销连接到第二钻模板的另一端,进行第二批的打孔操作,免去了重新对工装进行定位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变压器油箱箱沿的钻孔工装,通过在钻模板上设置多个钻套,实现对钻孔的定位和批量打孔操作;省去了人工划线的工序,使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降低了操作人员工作量;解决了现有变压器油箱箱沿钻孔存在的工作效率低、质量不稳定、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钻模板与第二钻模板之间通过定位销进行连接,在打孔操作完成后,可通过定位销为轴将第一钻模板与第二钻模板折叠,方便取放、挪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变压器油箱箱沿的钻孔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A方向的切面图;
图3为图1在B-B方向的切面图;
图4为连接凹槽与连接凸起通过定位销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定位夹固装置;2、第一钻模板;3、连接凹槽;4、连接凸起;5、定位销;6、螺栓;7、第二钻模板;8、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铭润电站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铭润电站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6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