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副车架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5263.0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8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伟;邱海漩;古涛;潘诤皓;滕飞;隋记魁;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1 | 分类号: | B62D21/11;B62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车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用副车架,是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结构件。副车架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悬架、转向、悬置等底盘零件,减少路面振动向车身的传递。传统副车架通常选用钢材冲压焊接而成,这种副车架较重。同时,铝制副车架通常采用铸造成型或管型材焊接而成。这两种制造工艺难度都较高目前国内尚无供应商可实现。
尤其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电动汽车的后副车架承载整个电机;同时后副车架还为电机悬置系统提供安装点。若后副车架的重量较重会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因此电动车的后副车架轻量化要求相当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副车架重量较重,焊缝多,制造难度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车架,包括:沿车长方向间隔分布的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为等截面体、所述后横梁为等截面体,且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为挤压成型件;沿车宽方向间隔分布的纵梁,沿所述车长方向,所述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连接。
可选的,所述前横梁、后横梁及所述纵梁为铝材质。
可选的,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可选的,所述副车架为后副车架,用于安装电机。
可选的,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后横梁的外表面贴合。
可选的,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后横梁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的,所述纵梁上分别一体成型有:电机悬置安装支架、上控制臂安装支架、前束杆安装支架、下控制臂安装支架及稳定杆安装支架。
可选的,所述上控制臂安装支架设有用于安装上控制臂的通孔;所述前束杆安装支架设有用于安装前束杆的通孔;所述稳定杆安装支架设有用于安装稳定杆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
可选的,所述汽车为电动汽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及纵梁,沿车长方向,纵梁的两端分别与前横梁和后横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前横梁和后横梁为挤压成型件,相比于使用焊接工艺,挤压成型可减少副车架的焊缝,降低制造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副车架的立体图一,图中A方向代表车长方向,B方向代表车宽方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副车架中的左纵梁的立体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副车架中的左纵梁的立体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副车架中的右纵梁的立体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副车架中的右纵梁的立体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副车架的立体图二,图中示出了在副车架的左纵梁和右纵梁上安装有衬套;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副车架中的前横梁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副车架中的前横梁的横截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副车架中的后横梁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副车架中的后横梁的横截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副车架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副车架的后横梁上的加强板上的螺栓孔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副车架采用钢材冲压焊接而成。这种副车架强度好,但采用钢材存在副车架重量较重的问题;采用冲压焊接形成的副车架存在焊缝多的问题,且使得副车架的制造工艺复杂。若要减轻副车架的重量,可采用铝材替代钢材。但是,铝材不易通过焊接成型,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前横梁和后横梁在使用铝材后,通过挤压成型工艺制成。而挤压成型工艺适用于结构简单的零件,为此,本实用新型将前横梁和后横梁均设计成等截面体,使得前横梁和后横梁的结构相对简单,适于使用挤压成型工艺。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前横梁和后横梁为挤压成型件,相比于使用焊接工艺,挤压成型可减少副车架的焊缝,降低制造难度。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对于后置后驱电动汽车而言,整个电机质量需要后副车架承载,同时电动汽车整车重量影响续航里程,因此电动汽车副车架轻量化要求相当高。后副车架总成是多连杆独立悬架后桥的关键零件,为底盘悬架系统提供安装点,同时,还需要为电机支撑悬置系统提供安装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52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内置水壶的熨烫机
- 下一篇:一种改善渔网线使用品质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