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营养钵制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7029.3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8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谢淼;康承磊;杨昆;王海蝶;刘金孟;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4/60 | 分类号: | A01G24/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张涛,张瑾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营养 钵制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钵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营养钵制钵器。
背景技术
目前,育苗、移栽的技术国内主要以手工劳动为主,各地大多采用人力单桶制钵,每人每天可制钵3000~4000只,人力挖坑或畜力开沟移栽,每天一人约移栽一亩地,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而在机械制钵机研究方面自70年代至今已研制多种型号,大多为冲压式,生产率约为每小时3000~4000只,高效制钵机可达每小时4000~15000只,采用机械式营养钵进行作业,可大幅度的提高营养钵的制作效率,尤其是营养钵的成型工艺装备的优劣更是提高营养钵制作效率的关键,但是机械制钵机具有造价高,难搬运,维修成本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机械制钵机造价高、难搬运、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营养钵制钵器,包括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两根支撑杆,连接在两根支撑杆上端之间的手把,以及使钵土成型的钵模具;所述钵模具外侧相对设置有两根连接杆,两根所述支撑杆下端与两根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伸缩件连接,两根所述支撑杆下端之间固定设置有顶钵件,所述顶钵件与钵模具正对,且顶钵件下端可穿过钵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件为弹簧,该弹簧的伸缩距离大于钵模具的高度。
进一步的,两根所述支撑杆中部之间连接有加固横杆。
进一步的,所述钵模具包括若干个圆柱筒,该若干个圆柱筒并行排列且相互连接;两根所述连接杆分别设置在两端的圆柱筒上。
进一步的,所述顶钵件包括踏板、顶杆和推板,所述踏板设置在两根支撑杆下端之间,且踏板两端分别与两根支撑杆焊接,所述顶杆一端垂直固定在踏板底部,另一端连接推板,所述推板与钵模具垂直正对。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的数量与所述钵模具的圆柱筒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的长度大于钵模具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为圆形,推板的直径与钵模具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与顶杆之间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营养钵制钵器通过固定顶钵件,采用伸缩件使顶钵件顶出成型的营养钵,无需冲压装置,节省了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营养钵制钵器所用零部件简单易得,结构简单,可在现场随时组装,搬运容易。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营养钵制钵器操作方便,一次可同时制备成型多个营养钵,工作效率高。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营养钵制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营养钵制钵器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钵模具;2、连接杆;3、推板;4、伸缩件;5、顶杆;6、踏板;7、支撑杆;8、加固横杆;9、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营养钵制钵器,包括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两根支撑杆7,连接在两根支撑杆7上端之间的手把9,以及使钵土成型的钵模具1;所述钵模具1外侧相对设置有两根连接杆2,两根所述支撑杆7下端与两根所述连接杆2之间通过伸缩件4连接,两根所述支撑杆7下端之间固定设置有顶钵件,所述顶钵件与钵模具1正对,且顶钵件下端可穿过钵模具1。该营养钵制钵器中顶钵件与支撑杆7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通过伸缩件4的伸缩即可实现顶钵件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钵模具1中成型钵体的顶出和自身的复位,无需冲压装置提供动力进行驱动,节省了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70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