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拱肋桥主梁施工的临时支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3807.1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2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平;林雪聪;吕显鸫;洪春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9 | 代理人: | 肖进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拱肋桥主梁 施工 临时 支撑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拱肋桥主梁施工的临时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一般跨径较大的桥梁会设置主墩和边墩。在桥梁施工中,是从桥梁的主墩开始施工。箱梁临时固结体系是箱梁施工中的主要受力构件,施工期的所有荷载以及箱梁在悬臂浇筑过程中两端悬臂偶尔出现不对称荷载作用而产生不平衡力矩时,都是靠临时固结装置来承受。临时固结体系是保证箱梁施工安全及悬臂倾覆稳定的重要措施。由于主墩0号块支架与临时锚固体系同时施工,设计时有一定的交叉,主桥的变截面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时,为保证稳定及安全,需建立临时支撑体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拱肋桥主梁施工的临时支撑体系,它能在箱梁两端悬臂偶尔出现不对称荷载作用时,保证施工安全度及悬臂抗倾覆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拱肋桥主梁施工的临时支撑体系,拱肋桥具有两个主墩和两个边墩;所述拱肋桥的主梁为单箱五室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变截面箱梁结构;所述主墩包括矩形承台、纵向设在承台的中部上端面上的四个箱梁支座和设在承台下的基础群桩;所述箱梁支座的顶端固定0号块箱梁;所述临时支撑体系设在主墩的承台上并包括二十六根墩柱,其中,
所述二十六根墩柱以纵向地排成两排并对称地位于所述箱梁支座的两旁的方式浇筑在所述主墩的承台上;每根墩柱的中心均穿置一束预应力钢绞线,每根墩柱的上端通过预应力钢绞线直接锚固在所述0号块箱梁的底板上,以承载所述O号块及后续节段箱梁荷载并使所述箱梁支座不参与受力。
上述的拱肋桥主梁施工的临时支撑体系,其中,所述墩柱为钢筋砼方柱并且截面尺寸为80cm×80cm。
上述的拱肋桥主梁施工的临时支撑体系,其中,所述承台的平面尺寸为10.6m×30.2m;两排墩柱距离主墩的纵向中心为4m;每排十三根墩柱的间距为2m+2.1m+2.05m×2+2.1m+2m×2+2.1m+2.05m×2+2.1m+2m。
上述的拱肋桥主梁施工的临时支撑体系,其中,所述一束预应力钢绞线由五根钢绞线构成,每根钢绞线的张拉吨位为十二吨。
上述的拱肋桥主梁施工的临时支撑体系,其中,四个所述箱梁支座中有两个箱梁支座的截面尺寸为6.0m×3.0m并分别位于所述承台的两头,该两个箱梁支座的顶面各自并排地设置两块支座垫石;另外两个箱梁支座的截面尺寸为2.5m×3.0m并位于所述承台的中部,该两个箱梁支座的顶面各自设置一块支座垫石;四个箱梁支座之间均连接一根截面尺寸为1.0m×1.2m的系梁。
上述的拱肋桥主梁施工的临时支撑体系,其中,所述基础群桩由二十一根直径为1.6m的钻孔灌注桩构成,该二十一根钻孔灌注桩均布地纵向排成三排。
本实用新型的拱肋桥主梁施工的临时支撑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二十六根支撑墩柱与YM15-5预应力体系共同组成,二十六束钢绞线起加固作用,并起平衡箱梁体两侧块段的不平衡荷载作用,确保箱梁及墩身安全。能在箱梁两端悬臂偶尔出现不对称荷载作用时,保证施工安全度及悬臂抗倾覆稳定。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拱肋桥的主墩的断面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拱肋桥的主墩的立面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拱肋桥的主墩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拱肋桥主梁施工的临时支撑体系的断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拱肋桥主梁施工的临时支撑体系的立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3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