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出入口敞口段侧向刚度增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3629.2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1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万勇;王永伟;薛城;付先进;丁录董;李胜强;董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24 | 代理人: | 方可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出入口 敞口 侧向 刚度 增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基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铁出入口敞口段结构。
背景技术
地铁出入口敞口段处为了满足建筑净高要求而在顶板设置较大开孔 (沿出入口方向一般超过12m),该处结构为仅有底板和主体侧墙的U型结构,一方面,在较高的抗浮水位下,出入口敞口段需利用围护结构参与抗浮;另一方面,由于主体侧墙为下侧固定的悬臂结构,在侧向水土压力作用下,主体侧墙的受力较大。针对抗浮问题,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冠梁宽出围护桩200mm-300mm,主体侧墙施工时设置一个凹槽,利用围护结构参与抗浮,但由于凹槽处钢筋不好绑扎,而且异形界面处的防水不好处理,往往增加施工难度而影响施工工期;针对主体侧墙受力较大问题,一般增加悬臂主体侧墙厚度或者增加主体侧墙与底板相接处的钢筋,从而增加出入口规模和造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出入口敞口段侧向刚度增强结构,能满足满足抗浮要求和受力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出入口敞口段侧向刚度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两块主体侧墙、冠梁、围护桩、环梁和插筋,其中,
所述两块主体侧墙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且它们相互平行,所述底板和两块主体侧墙共同构成U型结构;
所述围护桩设置有两排,所述U型结构位于两排所述围护桩之间,每排所述围护桩分别与所述U型结构的一块所述主体侧墙接触,每排所述围护桩的顶部分别承接一根所述冠梁,并且每根所述冠梁的顶部均与所述U 型结构的主体侧墙的顶端面平齐;
相邻的主体侧墙和冠梁共同形成一环梁承载结构,每个所述环梁承载结构分别承接一根所述环梁;
所述冠梁和所述环梁通过多根插筋连接,每根所述插筋的下端均锚入所述冠梁内并且其上端均伸入所述环梁内;
所述环梁的顶端面与规划地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冠梁的宽度与所述围护桩的直径相等。
优选地,单个所述主体侧墙的厚度与围护桩的直径之和等于所述环梁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主体侧墙、环梁和冠梁通过插筋及浇筑工艺形成一体结构。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地铁出入口敞开段设置环梁,并与冠梁刚性连接,利用围护桩与冠梁共同形成的围护结构参与抗浮、满足抗浮要求,同时显著增强了对U型结构的主体侧墙上端的约束,增加主体侧墙的水平抗弯刚度,达到围护结构和U型结构共同承担水土压力,以改善U型结构的主体侧墙受力和配筋的问题。
2)与主体侧墙设置凹槽、直接增加构件尺寸或配筋相比,新实用新型的环梁与冠梁共同受力的型式,设计理论清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具有设计简单、施工便捷、钢筋用量小、节省投资、保证结构安全和防水效果等优点,在地铁等深基坑工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U型结构设置于两排围护桩之间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图2,一种地铁出入口敞口段侧向刚度增强结构,包括底板 10、两块主体侧墙1、冠梁2、围护桩3、环梁4和插筋5,它们均位于规划地面6之下,规划地面6上设置有出地面侧墙7,其中,
所述两块主体侧墙1设置在所述底板10上并且它们相互平行,所述底板10和两块主体侧墙1共同构成U型结构;
所述围护桩3设置有两排,所述U型结构位于两排所述围护桩3之间,每排所述围护桩3分别与所述U型结构的一块所述主体侧墙1接触,每排所述围护桩3的顶部分别承接一根所述冠梁2,并且每根所述冠梁2的顶部均与所述U型结构的主体侧墙1的顶端面平齐;
相邻的主体侧墙1和冠梁2共同形成一环梁承载结构,每个所述环梁4 承载结构分别承接一根所述环梁4;
所述冠梁2和所述环梁4通过多根插筋5连接,每根所述插筋5的下端均锚入所述冠梁2内并且其上端均伸入所述环梁4内;
所述环梁4的顶端面与规划地面6平齐。
进一步,所述冠梁2的宽度与所述围护桩3的直径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36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为待估值对象进行估值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资金流向分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