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匀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8694.6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2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刚;李世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0 | 分类号: | B65G65/40;A23F3/06;A23P30/1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砖茶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茶叶匀料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制作茶砖要求,茶砖压制成型需分面茶(底面茶和上面茶)和里茶,故需将茶叶分三次均匀落至成型模具内。现有技术是人工匀料,此技术下存在几大问题:首先,人工匀料易造成匀料不匀,达不到制砖要求;其次,人工匀料不能将茶叶重量测量准确;最后,人工匀料浪费大量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匀料装置,可使茶叶均匀分布在砖茶模具中,减少废砖的产生,增加产品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叶匀料装置,包括安装在运输轨道上的主框架,主框架上端设有多个均布漏斗,均布漏斗的进口与上方茶叶称量下料装置正对;所述均布漏斗内从上往下设有多层挡料棒,挡料棒将茶叶打散后落到砖茶模具内。
所述均布漏斗为三个,分别进行砖茶底面茶、里茶及上面茶三层的匀料下料。
所述挡料棒分为四层,且从上到下呈三角形布置。
所述主框架底端靠近辊道内侧设有竖直滚筒。
所述均布漏斗一侧设置有电磁微振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匀料装置,通过在称量下料装置与移动砖茶模具的运输轨道之间设置主框架,并在主框架上安装三个均布漏斗,在机械运转时,可同时进行三次均布茶叶,实现了茶叶的均料自动化,且大幅节约时间成本;茶叶均布将使茶砖压制成型后形成的废砖减少,增加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均布漏斗的主剖视图。
图中:运输轨道1,主框架2,均布漏斗3,挡料棒4,砖茶模具5,竖直滚筒6,电磁微振器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茶叶匀料装置,包括安装在运输轨道1上的主框架2,主框架2包括横梁、内侧梁和外侧梁,横梁上设置有三个均布漏斗3,均布漏斗3的进口与上方茶叶称量下料装置正对,三个均布漏斗分别进行砖茶底面茶、里茶及上面茶三层的匀料下料。为了保证下料均匀,可在均布漏斗3内设置四层挡料棒4,挡料棒4从上到下呈三角形布置。这样当茶下落时被挡料棒打散,实现均匀下落。而每个均布漏斗3旁边还安装有电磁微振器7,通过电磁微振器7来加快打散速度。
主框架2上端设有多个均布漏斗3,;所述均布漏斗3内从上往下设有多层挡料棒4,挡料棒4将茶叶打散后落到砖茶模具5内。
所述主框架2底端靠近辊道内侧设有竖直滚筒6。这样,当砖茶模具5与内侧梁和外侧梁接触时,竖直滚筒可促进滚动,减少摩擦阻力。
工作原理及过程:茶砖模具从水平运输轨道1运输至主框架下方,此时机电控制称量好的茶叶落下,进入均布漏斗3中,经过均布漏斗3的均匀打散后落入砖茶模具5内部,茶叶均布完成后水平运输轨道1将茶砖模具5运至第二个茶叶均布漏斗3下方,至此循环。直至三次均布完成,水平运输轨道1将茶砖模具5送出至别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86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流性粉体物料计量与定量给料系统
- 下一篇:油茶籽油生产过程原料输送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