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窑炉的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7766.5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4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郑耿忠;苏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301 | 代理人: | 刘伟波 |
地址: | 521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窑炉的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陶器、瓷器、砖瓦的烧制,均会使用窑炉进行烧制,烧制结束后,需要等窑炉冷却之后,才能将产品取出,窑炉在冷却过程中,会有很多热量从窑炉内释放出来;目前有通过各种方式对余热进行利用,但利用的方式比较传统,利用效率也比较低,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窑炉的余热利用装置,具体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窑炉余热的装置,将窑炉的余热用于陶瓷胚进行烘干。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窑炉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主管道和分支管道,主管道连接窑炉内部,分支管道连通主管道并通向烘干房;烘干房分为多层位于窑炉上方,主管道向上穿过多层烘干房,主管道在每层烘干房处连接有分支管道;烘干房至少为一层;烘干房的房顶处设置有电风扇,电风扇朝下吹向烘干房的地面。
进一步的,主管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活动挡板,主管道顶端的开口穿过最高层烘干房的房顶;分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活动挡板。
进一步的,主管道的第一活动挡板的位置设置了一密封腔,密封腔为矩形且超出主管道的横截面,密封腔的四边设置了橡皮层,第一活动挡板插入密封腔内与密封腔四边的橡皮层契合密封。
进一步的,主管道与窑炉的连接处向外分出一个进风管道,进风管道处设置有抽风机,进风管道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三活动挡板。
优化地,主管道与窑炉之间通过斜向管道连接,进风管道设置在斜向管道与主管道的拐角处。
优化的,斜向管道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45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简单的结构对窑炉内的余热进行利用,通过利用热气上升的原理,采用竖直的管道将窑炉内的余热通向多层烘干房对陶瓷胚进行烘干。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1一种窑炉的余热利用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窑炉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主管道1、分支管道2和烘干房3,主管道1连接窑炉10内部,分支管道2连通主管道1并通向烘干房3;烘干房3分为多层位于窑炉10上方,主管道1向上穿过烘干房3,主管道1在每层烘干房3处连接有分支管道2;烘干房3为两层;烘干房3的房顶处设置有电风扇31,电风扇31朝下吹向烘干房3的地面。
烧制后窑炉10内部的热量通过主管道1向上升,由于热空气密度较小,窑炉10内的热空气无需借助抽风机即可向上升,使热量被更好的利用;主管道1向上将热量通过分支管道2逐层送到烘干房3内,对分支管道2所在烘干房3内的陶瓷胚进行烘干;烘干房3的房顶设置向下的电风扇31。将上升的热空气吹向下,从而使热空气更均匀地分布在烘干房3内。
本实施例中采用两层的烘干房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厂房楼层数,适当增减烘干房3的层数,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由于窑炉10在烧制时,需要有通风口,不能将主管道1的顶端封住,而在窑炉10烧制结束后,主管道1顶端的开口会使得大量的热气散发到空中,为此,主管道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活动挡板41,主管道1顶端的开口穿过最高层烘干房3的房顶;分支管道2上设置有第二活动挡板42。
在窑炉10烧制过程中,主管道1顶端的第一活动挡板41打开,使窑炉10内保持良好的通风,此时分支管道2可以将上面的第二活动挡板42关闭,使主管道1内部的气压更加稳定,防止窑炉10内气流的混乱。
窑炉10烧制结束后,窑炉10进入冷却阶段,关闭主管道1的第一活动挡板41,使主管道1处于封闭状态,分支管道2的第二活动挡板42打开,从而使窑炉10内的热量通过各层烘干房3的分支管道2进入各层的烘干房3。
为了使第一活动挡板41的密封效果更好,主管道1的第一活动挡板41的位置设置了一密封腔411,密封腔411为矩形且超出主管道1的横截面,密封腔411的四边设置了橡皮层,第一活动挡板41插入密封腔411内与密封腔411四边的橡皮层契合密封。
窑炉10在冷却时,主管道11的第一活动挡板41处于关闭状态,通过设置密封腔411并在密封腔411的四边设置橡皮层,使得第一活动挡板41能将热量更好地挡在主管道1内部,提高窑炉10内余热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主管道1与窑炉10的连接处向外分出一个进风管道5,进风管道5处设置有抽风机,进风管道5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三活动挡板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山师范学院,未经韩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7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倒烟窑烟囱余热收集热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在线式线性比例控制燃烧系统